第九十九章 再次苍龙七宿(1/2)

作品:《汉时有月

毕竟像溪玦这样年纪轻轻就学出绝世的艺业,创出自己的本命功夫的人,也着实称得上是罕见×少李飞絮她们是没见过,甚至就连听都没有听说过的。

再加上溪玦是道家弟子,李飞絮身为老子后人,自然是更能明白道德之心。

要知道老子虽然是天下真人,却是并无一个传人留下。盖因为道家重天资秉性,绝圣弃智。

即便她是老子后人,可是族中传下的唯一是源于老子的,也不过就是昔日老子为函谷关守将强求才写下的道德经,以及一些口头上耳提面命的道理,言传身教的修身养性的法子罢了,并无完整有体系的家学或是武功。

以至于李氏后人最后只能在战国乱世中恃其勇力,挣个军功,这才慢慢崛起。而她们自己这一支李氏族人,要不是先祖出了个兵家传人李牧,只怕也只不过是一个不入流的世家罢了。

不过可惜,到底是没有山西关中的那一支李氏辉煌,自秦至汉一直都良将不断,到了李陵那一代才开始衰落。

而赵郡李氏身为山东世家如今已经开始渐渐向文士官员转型了,所以李飞絮才会被其家族送到阴阳家学艺。

说起来,可能有人疑惑,为何学派会收取世家子弟呢?难道就不怕其比起学派更多的偏袒家族吗?

其实这也并非不可理解。

就像是沐家,是端木子贡之后,学自于儒家孔子。但却也因此建立了世家。

而且这样的行为并不为世人所唾弃。就是因为端木子贡虽然学自孔子,但是建立世家后传下的学问武功却都是他在跟随孔子学习以后自己领悟所创的。

而至于师门的功夫,则并未外传。

同时其家中世代祭祀孔子,尊之为师,虽然其为家传,但也算的上是师徒相传,因此其师承实则也未曾断绝。

当然,这也是因为儒家结构松散,并无公认的学派家主,而是自孔子之后,诸多弟子门人纷纷自立的原因。

这些世家、诸子他们即都是儒家弟子,却也并无严明的结构』不过儒门重视礼与德,诸多儒生虽然并无统一的领导统领,但其之间也都自觉的相互扶持罢了。

阴阳家自然不是如此,自邹衍后就建立了严明的学派体系※以李飞絮不能将自己师从阴阳家的学问未经师门允许就教授给自家后人。

但是如果其从中领悟了阴阳五行变化之理,可以重新解释六经,也算是自创学问,只要不泄露阴阳家秘传的书籍,就可以传家了。

而其独创的武功更是如此。可以传给阴阳家里的门人弟子,也可以选择直接传给自家后人,学派内并不会横加干涉。

而这也是大多数学派共同的行为特点。即在他们眼中,世家和学派并非对立关系□至反而还是其体系的延伸与臂助。

其弟子在堡了学派利益的基础上,也可以分心为其家族谋利。而不是令其必须全心全意,尽心尽力的为学派付出而不顾亲族。

而除此之外,世家子弟一般资源充沛,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历练‖时在家也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更加的易于教导。

所以诸多学派才不仅不排斥世家弟子,反而很乐于从世家中招收门人弟子。

言归正传,总而言之,李飞絮是知道道家的人是不大喜欢总结自己所学,将之创造成言之凿凿的书籍和武艺传世的。

大多是喜欢随心所欲,并无定式☆不可言,难以言传※以如溪玦所说,他是当真有可能就将自己的功夫不传旁人的!

想到这,李飞絮却是又有了疑问:“诶?不对啊,你若真是道家士子,应该没有本命功夫才对啊?

真正道德之士的武功,不都是绝圣弃智,并无定式。从心所欲,无所不知。并不受一招一式的限制,而是心之所至,力往随之,毫无所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时有月 最新章节第九十九章 再次苍龙七宿(1/2),网址:https://www.1234u.net//194/194007/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