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50章 真正的战斗才开始(上)(2/3)

也看不清人影。但也必须得打。

“给老子打,看不见,也打。”冷锋低吼的声音响彻全场。

位于阵地后方300米外的4挺34重机枪率先怒吼,紧接着是2挺7毫米勃朗宁重机枪也肆无忌惮的开火,步兵连装备的9挺捷克式轻机枪也加入射击行列,除此之外,200多名步兵装备的半自动步枪,冲锋枪、单发步枪亦是全力开火。

没有明确的目标,因为压根没有视野,都是冲着记忆中的方位射击,再射击。

位于谷口的这个阻击阵地,是极其少有的一个立体型阵地,因为时间紧迫无法挖掘深层战壕,冷锋干脆因地制宜层层设置火力阵地。

三个步兵排,一个步兵排占据一层,火力支援排占据一层,炮兵连所辖的7毫米重机枪则在最高位置,每一层之间的落差足有30米,也正好避免了误伤。

这样的阵地,或许用来防守稍差点儿,遇到山炮火力覆盖定然死伤惨重,但拿来打这种谷口阻击战,却是最适合不过。

无论日军怎么藏,上下左右射过来的子弹,几乎是无死角覆盖。

乎是一瞬间,四行团官兵们向彻底懵逼的400余日军倾泻出去的子弹就高达600发以上,如果按照这个速度,一分钟之内,能向日寇倾泻出高达3万余发子弹,绝对的败家子式射击。

但没办法,现在的战场,就像被人蒙住了双眼,近300米距离的双方是谁也看不见谁。

那,就只能靠火力决胜负了。

这时候,所有的战术都是扯淡。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不顾一切,朝对方的方位倾泻火力,直到漫天的灰尘被风吹散。

世界上第一挺通用机枪别看数量不多,但250发的弹链却是每挺机枪准备了8条,一挺机枪2000发子弹的备弹量是这个时代中日双方都无法做到的后勤保障。

4挺喷吐着火舌的34堪称这块战场上头30秒最靓的仔,连威力惊人的7毫米重机枪都只能膛乎其后。

这种纯靠火力输出进行压制的打法绝对是这波日军步兵的噩梦!刚刚经历过气浪和各种飞舞人体零件从脑袋顶上飞过的日军步兵们、原本已经是瑟瑟发抖只敢捂着脑袋窝在地上像是受了惊吓的鹌鹑不敢轻易动弹。

中国人太狠毒了,每个肝胆俱裂的日军尖兵都在心底发出最恶毒的咒骂。

但他们还是骂早了,中国人比他们想象中还要‘恶毒’!

比气浪还要更危险的金属洪流,一波又一波,无穷无尽。

瓢泼如雨点一般的子弹将数百日军步兵死死的压在基本没有遮挡物的野地里,几乎没有像样的反击。

之所以说他们没什么像样的反击,那是因为凡是敢抬头将身躯高于20厘米的,都在弹雨中失去了生命。

被气浪卷起的漫天灰尘遮住了双方的眼睛,所有的精准都已经失去了作用。四行团之军拿来对付日军的,就是火力,完全优势的火力,用大量的子弹堆,堆死眼前之敌。

数分钟过后,当山风将灰尘一点点吹散,硝烟已经不足以遮挡视线的时候,呈现在四行团官兵们面前的,是一片血流成河。

距离阵地前不到数十米的数十名日军尖兵自然是早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了。

没有人,能在这种恐怖的弹雨中幸存。

哪怕你能瞬间变成土拨鼠挖个洞钻进地面躲过子弹,但100多枚长柄手榴弹远远的丢过来,也能要了他们的小命。

距离近的死了,距离远的,也没好到哪儿去。

或许,距离远点儿的日军更希望自己是尖兵,能更快速的死亡,对于一直处于煎熬状态的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幸运。

如果仅仅只是被中国军人远超于他们的火力吊打,死了也就死了,不用想那么多。

可是,气浪卷起的漫天灰尘给他们提供了屏障,夸张的火力也只是漫射,浪射,对于谷口的日军来说,杀伤力最少减少了三分之二。

为躲避谷口中喷出的可怕气浪,在中队长指挥下挖掘临时野战战壕的日军步兵们基本上都面无人色的躲到了谷口两侧他们刚挖出来的小沟沟里。

那里,可能也有一些天然的石头做掩体,但对于近300人的数量来说,实在是,太少了。

日军步兵们在枪弹来临的那一刻,都只能选择匍匐倒地,努力的将身子趴的低一点,再低一点。

这是日军精锐老兵应该有的素质,这样,哪怕没有什么掩体,也能足以让他们躲过从头顶呼啸而过片刻不停的子弹洪流。

没有谁能够精准到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就能射杀300米外趴在地上身躯不露地面20厘米高的人体,这对于视线不好只能凭借记忆朝他们所在方位扫射的四行团官兵们来说,想打中他们也完全靠运气。

可是,四行团可不是只有机枪步枪冲锋枪啊!

之所以说他们败家式火力倾泻,除了数分钟内最少射出了超过五万发子弹的金属洪流以外,埋伏于后方500米外山坳中的9门60迫也向谷口两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