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4章 太原决议(五)【3K章】(1/3)

经过田见秀,袁宗第,刘芳亮这些地方“哭穷讨薪大员”的出言襄助,李来亨大抵上完成了自己计划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发行国债券“和“政统解释权”。

一个是为了日后的产业**,另外一个是为了日后的思想**,可谓是李来亨下的最重要的两步棋。

如今,军需钱粮,发行国债券的问题算是得出了一个大概的结果;关于政统的问题,李来亨也提供了一个契合李自成想法的启发。

当然,只是结果和启发罢了,事情并不会立即就能得到解决,时间,还得继续等待时间。

之后,会议还就“科举该考什么”的问题,“地方官员的考核”问题,”土地租税的征收”问题,以及是否要加快建立完善的驿站系统等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论,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军事问题。只有保持军事优势,其他的一切才能正常进行。

就像国债券,如果打赢了,不止北方的商人抢着买,南方的商人乡绅自然也会抢着买,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就算他们不买,大军一到,往下一摊派,刀一架到脖子上,最终的结果还是一样的。

现如今大顺的注意力都在南边,只要粮食和军械一到,便可立即开拔南下,一举攻破南京,灭亡南明政权。

只是,关于南边各省的具体处理方案和对策,众人还是经过了好一番讨论才最终决定了下来。

最基本的原则自然是要快。现如今粮价虽有回落,但一个精锐士兵要保持战斗力,一个月包括军饷和各类军需在内的损耗在五两银子以上,二十余万大军,一个月就是上百万两银子,要是打个半年,国债券就白发了!

而且,北方的局势也不能松懈,满清还有六七万大军,还是得尽快腾出手来解决的。所以南方各省,不必打的地方自然不打,该打的人还是要坚决打的!

其实这个时候南明政权明面上的主力军就只剩下两支了。

一支是白旺,袁宗第和刘希尧三大营九万大军应对的左良玉部,部署在湖广,江西一带,号称二十万大军,算得上是当前南明政权中实力最强的野战部队了。

但是,在李来亨的记忆中,这支号称二十万大军的部队,其实真正的能战之兵不足五万,野战能力面对大顺军更是和纸糊的一样。

别说是白旺,袁宗第和刘希尧率领的士气正盛,锐不可当的三营九万兵马,在原来的历史上,就是李自成从西安溃败之后,所剩的两三万败兵,左良玉都不敢打,烧了武昌城就顺江而下,去江南“清君侧“了

所以,这三营九万大军也不是为了对付左良玉的,集结那么多兵马是为了控制西南各省的。

白旺在三人中算是治理能力最强的,李自成自然安排他率军直下两广,一方面是解决两广中最有可能抵抗的广西军队,虽然数目不多,但是战斗力还是不容小觑的,加上广西土司众多,没有几万大军恐怕难以威慑。

当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控制广东,广东虽然没有什么有效的抵抗力量,但是外贸发达,若是继续维持和葡萄牙人的贸易关系,不只是可以解决相当一部分财税问题,还能继续请葡萄牙人帮忙铸炮造枪。

袁宗第的军事才华出众,又善于安抚人心,三万人马夺取湖广南部之后,按计划是要全军西进贵州的,贵州只有一些小军阀,倒是不足为惧,主要是威慑张献忠,与李来亨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而刘希尧则是要在左良玉顺江而下,和江北四镇中的黄得功部拼命的时候进占江西,接替湖南防务的同时威慑福建,而福建正是郑芝龙家族的地盘。

虽然郑家作为当前东亚地区最大的海盗集团,水师力量不容小觑,但是水师的陆战能力则一言难尽,而且能战之兵不过数万。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李来亨还需要郑家的钱,郑家的生意,郑家的舰队,论起当海盗,做外贸,郑家可谓是翘楚。

而且,以郑芝龙的骨气,压根不用打,直接收下当狗即可!

而南明政权的另外一支明面上的主力军则是“大名鼎鼎“的江北四镇,当然,之所以大名鼎鼎,不是因为善战,而是……一言难尽啊!

之前白邦政和董学礼两支部队仅仅数千人沿着大运河南下的时候,明军就唯恐大运河成为顺军进兵南直隶的通道,于是到处扒开水闸,堵塞航道,企图以此阻滞顺军南下的步伐。

虽然说这回大明的军队终于办了一回顺应民心的事情,使得大运河两岸的地主、农民得以把珍惜的灌溉水引到自家地头,但是这一举动也使得原本就因为严重的旱灾而多处枯涸的大运河彻底没了用处,大顺军沿着运河南下的事情自然也行不通了。

可是,尽管大运河沿线曾经两次遭到入关清军的杀掠,过去这些年又爆发过多次民变,运河漕工的人数已经大大减少,但是大运河作为明帝国的经济命脉,仍旧是无数人谋生的依托。

此次明军大肆破坏大运河,还是导致了数以万计的漕工失业,既然没有失业了,没有饭吃,那不可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