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式线膛枪的生产(2/3)

如果是为了后者,是完全可以靠进口武器来武装那仅仅只有几千人的科西嘉陆军的。

劳伦斯轻笑着点了点头以示确认,他要求创办兵工厂自然不是为了追求利润。

早在两年前,劳伦斯还是一名国防军少校之时,他就和枪匠出身的崔法利少校合作发明出了能够初步应用于实战的米尼弹,科西嘉岛上现在就有一支几十人规模的精密射手队。

这种尾部由木屑填充的新型子弹使得本已落寞的线膛枪重新具有了实战性能,而且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崔法利少校也已经基本完成了对老式线膛枪的重新设计改造,使其能够更好地适配米尼弹发射。

在崔法利少校的测试中,这种新式的线膛枪装填速度和普通滑膛枪几乎一致,装填流程也没有任何差异,不需要像老式的线膛枪那样需要士兵随身携带一把锤子将子弹捶进枪膛里去。

也就是说,当这些新式线膛枪被交到那些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兵手里时,他们能够像使用滑膛枪一般达到每分钟三发的快速射速,而新式线膛枪的精度却是远远超过滑膛枪的。

更高的精度就意味着更远的接战距离、更高的杀伤效率以及更显着的士气打击。

当一支全员装备了新式线膛枪的精密射手出现在战场上,他们对线列步兵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如今,地中海局势仍然紧张、那不勒斯王国的局势也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英国人也不断在加强他们于地中海中部的存在感,这使得劳伦斯不得不开始考虑加强科西嘉岛自身的军事力量。

而对于人数已经达到四千人的科西嘉国防军来说,短时间内扩军也已意义不大,反而会进一步加重财政的负担。

因此,从武器装备与新式战术上来提升国防军实力也就成了最为可行的选择。

而在马赛创办兵工厂生产新式线膛枪与米尼弹的原因也很简单,科西嘉岛上枪匠短缺、生产原材料的获取也不如马赛这般方便,劳伦斯所在意的还是尽快让这种新式武器列装部队,因此也只能选择生产效率更高的马赛了。

等到局势稳定下来之后,再考虑发展的问题,那时才能再将马赛的产业逐渐转移回科西嘉,以此为科西嘉人提供产值更高的工作岗位。

至于这种新式武器会不会被别国模仿生产用来对付自己,劳伦斯倒也没有过于担心。

毕竟十八世纪这个时代,各国对于技术进步都没有那么敏感,历史上的米尼弹被发明后还几度被英国陆军拒绝采用,直到被发明的三十年后才得到各国的普及。

甚至在十九世纪中叶,当普鲁士人发明了划时代的后膛装击针枪后,一名瑞士军官还对此表现出了强烈的抵触,说“枪和人一样,应该用嘴吃饭,而不是用屁股吃饭”

可见那些出身贵族、靠着血脉和家族进入军队的废物军官们根本不能从一开始就意识到武器变革对战争产生的影响。

真等到其他国家痛定思痛、决定仿造新式线膛枪的时候,劳伦斯相信自己在那时早就能迭代生产出新一代的精密枪械了。

“我需要在马赛生产一种新式武器。”劳伦斯耸耸肩,也没有和约西普市政官解释太多。

“新式武器?这样啊...”听到这样的解释,约西普市政官也稍微理解了一些。

马赛本就是一座充满了创新的城市,成百上千的发明家与工匠居住在这里探索着机械工艺的全新可能,甚至在十几年前,就有马赛的发明家制作出了蒸汽动力驱动前进的车头。

居住在这里的枪匠们也时常会有脑洞大开的发明,从自带盾牌的盾枪到一次可以发射六枚子弹的六管火枪,各种奇形怪状的新型武器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约西普市政官以为劳伦斯所说的新式武器也不外乎这种而已。

“好罢...兵工厂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您和舒瓦瑟尔公爵关系如此亲密,说不准能拿到给陆军的特供权呢,那样就不愁销路和售价了。”

约西普市政官犹豫再三,还是没有继续劝阻劳伦斯,只得无奈地说道:

“您是准备组建一家全新的工厂还是收购一家作坊?马赛的枪械作坊都是以打造高质量枪械闻名的,一个大型作坊差不多有上百号工匠。”

“上百人...产能也差不多够了。”劳伦斯略微计算一番,点头说道:

“那就麻烦市政官先生为我挑选一家合适的作坊收购了,价格不是问题。”

全资收购一家这样的枪械作坊耗费也不会超过三十万利弗尔,对于急切地需要新式线膛枪投入生产的劳伦斯来说,这个价格上下浮动一些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为您效劳是我的荣幸,阁下。”约西普市政官边写边说,最后确认了一遍备忘录上的内容无误之后,他才稍稍松了口气,起身鞠躬说道:

“那么,波拿巴阁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