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七章 江陵缟素 刘璋履约(2/3)

口中言道:「弟子记住了。」

在嘱托了这点后,法正接着对糜旸言道:「江东孙氏,公安一战后,元气大伤。」

「但江东世家众多,英才辈出,不可轻视。」

「孙权有勾践之奇,似此人,若论守土当为当世英才。」

「江汉与淮泗是江东要害之地,但同样,江东亦是江汉与淮泗腹心之地。」

「江汉与淮泗未一统,不要轻图江东,只要江夏为我军所得,那么江东终不能对荆州造成什么威胁。」

法正越说越精神,但他的声音却越来越小。

其实他现在很累,但为了嘱托糜旸,他还是在强撑着。

当初刘备在得知了糜旸公安大胜后,便曾写信给法正,向他祝贺。

依法正对刘备的了解,刘备虽没有明言,但从他的信中话语中,已经透露出有将糜旸培养成下一代臣子之首的意图。

因为这个意图,所以法正今日才对糜旸嘱咐这么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时法正已经几乎睁不开眼,但他还是鼓足最后的力气对糜旸言道:

「至于孟达,他是有才能的,但他无远见,私心太重。」

「这样的人,你要会用,用好了他会成为你的一大臂助。」

….

「关中孟氏与法氏齐名,当初是吾建议大王将其贬谪为你的部下。」

「当初马孟起之所以于关中落败,除了他智不及曹操之外,还因为他出身低微,不得关中士族之心。」

「吾法氏在关中颇有声名,而关中孟氏在关中亦名声不菲。」

「若你将来进兵关中,以我弟子之身份,加孟达之支持,想来会取得不少关中士族支持。」

「吾亦建言大王,若他来日称帝之后,会将汝之姑母糜夫人追赠为皇后,到时候你糜氏一族,便是外戚妻族。」

「太子生母甘夫人早逝,并无族人留下,而糜夫人有救太子之恩,如此你的地位再也无法撼动。」

听到法正在他不知道的地方,为了他铺了如此多的路,糜旸的泪珠顺着眼眶不停留下。

他只能默默听着法正今日所说的话。

当说到最后一个字「动」时,法正的呼吸已经开始急促起来。

当初在成都时,医者就建议他的病体不能外出,但他担心刘备出征有失,故硬挺着一口气一步步东来。

在江陵病倒之后,在昏迷之时,他隐约听到医者说他的身体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他能撑住这么多日,就是想在临死前见刘备

与糜旸一面。

而当心中所说的话,快说完之时,他心中硬提着的那口气正在快速的消散着。

到了最后,法正的神智已经越发迷湖,他觉得自己好困。

法正用尽最后的力气看向他眼前的这个爱徒,见糜旸的脸庞这时已经被泪水所掩盖。

法正想再伸出手为糜旸擦去泪水,但他的身体已经再挤不出一丝一毫的力气了。

最后法正用微不可闻得声音,说了他此生中最后一句话。

「待王师北定关中,记得送为师回家。」

说完这句话后,寝室内的长明灯似乎被窗外吹进来的风所侵袭,纷纷熄灭。

法正亦永久地倒在了糜旸的肩上。

感觉着肩上的老师,最后无力的彻底倒在他的肩上,意识到法正已经逝去的糜旸,再也不压抑着内心的悲哭,痛哭了起来。

在外室的刘备刚刚写完王诏中的最后一句:正见理之明,料事之审,一时谋臣,无出其右。

今封法正为华阳亭侯,享食邑八百户。

可就在刘备方才停笔的那一刹那,他就已经听到了糜旸的哭声。

糜旸的哭声令刘备心神大震,他的手不经意间用力,折断了手中的毛笔。

点点墨迹瞬间浸染了刘备的王诏。

而随后刘备的泪水也一滴滴落在了王诏上,密集的泪珠蕴散了王诏上的墨汁,墨汁散开之后,在王诏上似乎形成了一个「翼」字。

是日,汉尚书令、华阳亭侯法正病逝于江陵。

是日,王命下,江陵全城缟素。

...

在幽深的灵堂之中,一身粗布麻衣的糜旸跪坐在法正的灵柩之前,为法正守灵。

….

按礼制,守灵本应该是死者直系亲属应该做的事。

但如今法正的儿子法邈不在江陵,那么这事理应由糜旸承担起。

为法正守灵的糜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