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七章 蜀中双英 西城会面(2/3)

申耽、申仪兄弟原本就是西城、上庸间的豪强大户,在当初刘表拿下房陵县之后,西城、上庸两县就一直在申氏兄弟的手中。

当初东三郡的正式成立,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曹操要利用地方豪强申氏兄弟,以达到让汉中东面起到稳定的结果。

正因为申氏兄弟在汉兴郡中有着莫大的影响力,所以刘备认为当初刘封不去救援关羽他们也有责任。

故而他将申氏兄弟纷纷贬为县长,并且将申氏兄弟的军职剥夺,以作惩戒。

刘备的这一举动,申氏兄弟当中的申耽倒是没有意见,就是申仪在心中颇有微词。

只是他惧怕于当今刘备的威势,故而一直在表面上对刘备的决定不敢有所异议。

当新任汉兴太守糜旸到达西城之外后,身为西城县长的申仪,当即领着他的僚属出城迎接糜旸的到来。

若在以往,申仪身为建信将军,而糜旸是偏将军,申仪的军职大于糜旸。

但如今申仪军职被剥夺,官职亦被贬为西城县长,所以他的身份与糜旸相比起来,就远远不如了。

汉兴郡三县都建立在水系之旁,其中西城就在汉水之边,所以糜旸是在楼船上见到申仪的。

在见到申仪之后,糜旸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

还未等申仪朝他下拜,糜旸赶忙上前拉住他的手,而后往楼船的内部走去。

这一幕让申仪心生忌惮,当初张飞就是这样拉着他的手,一路把他拉到襄阳去的.....

只是糜旸接下来的举动,却打消了申仪的这番顾虑。

糜旸在拉着申仪进入楼船上的阁楼中后,他立即让家仆献上酒菜,而后就与申仪在这楼船上的阁楼***饮起来。

在与申仪共饮的时候,糜旸还召来了孟达,张嶷、吕乂、邓艾、丁奉、丁封等人一同陪同。

在楼船阁楼中的宴席之上,糜旸频频向申仪举杯致敬,丝毫看不出有任何轻视申仪之态。

在酒过三巡之后,糜旸对着申仪言道:「先前吾在成都中,未能亲临汉兴处理政务。」

「太守不在,而汉兴郡能一直稳定如初,这一切都是义度与尊兄的功劳呀。」

申氏兄弟,申耽字义举,申仪字义度。

糜旸在说这番话的时候,脸上流露着真诚的赞叹之色。

糜旸的这副作态,令本来心有怨言的申仪心情逐渐变得舒朗起来。

申氏一族本就是汉兴郡中的地头蛇,在汉兴郡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几乎就是一方土皇帝。

后来曹操夺取了汉中郡,忌惮他们申氏一族的影响力,也只能对

他们加官进爵安抚。

在刘备拿下汉兴郡后,亦是对他们礼敬有加,恩宠不小。

本来事情能按原本的脉络发展下去,那么他申仪一辈子做刘备忠臣倒是无所谓。

但没想到在刘封到来后,一切都变了。

刘封不但占着自己身为刘备养子的身份,在汉兴郡中作威作福,对他们申氏兄弟颇为轻视。

甚至到后来还因为他的私心,导致他与兄长遭到刘备的嫌恶,结果所有的军职都被剥夺。

之前还是一郡太守,加将军称号,现在只是一小小县长,这让申仪心中没有怨言,是不可能的。

后来申仪又听闻,刘备委任糜旸为汉兴太守的消息。

对于糜旸担任汉兴郡太守,申仪心中是没有什么意见的。

毕竟虽然糜旸只是一偏将军,军职比他之前还低,但刘封一开始亦是以中郎将执掌东三郡的。

况且糜旸的威名绝对不是刘封可以比拟的,对于这样立下巨大功勋的名将,来担任自己的上官,申仪虽不说很赞同,但亦没有抵触情绪。

申仪在之前唯一担心的便是,糜旸会比刘封更盛气凌人,毕竟糜旸现今在天下中的名望,不是常人可以企及的。

在怀抱着这种忐忑心情之下,申仪主动来拜访糜旸,但糜旸的举动却大大超乎他的意料。

相比于刘封的盛气凌人,糜旸可谓是平易近人,且毫无半点架子。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对比申仪更对糜旸观感甚佳。

在观感甚佳之下,申仪对糜旸亦是极尽吹捧之能事。

….

面对着糜旸的夸赞,申仪亦举杯看向糜旸道:「将军天纵之资,公安一胜名惊天下。

虽之前将军不在郡中,然汉兴郡能始终保持稳定,全赖将军威名之故也。」

「吾与兄长不敢贪功。」

申仪的夸赞似乎让糜旸很是受用,他脸上的笑意不断,那笑意是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