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二章 二人相疑 风雪仗兵(2/3)

觉到什么了?”

见是常雕询问,郭淮脸色阴沉的点了点头。

常雕虽曾被汉军俘虏过,但在被俘虏的期间内,他一直忠贞不屈未投降汉军,这倒也算得上十分忠心了。

所以常雕在回归后,曹丕不仅没为难他,还当众赞美了他的忠诚,并让他成为了郭淮的副将。

而之前郭淮之所以能击退马超,常雕在其中更是立下了大功,在常雕完成任务归来后,郭淮也对他愈发赏识。

既忠诚又有能力的属下,没有一位主将会不喜欢,在常雕面前,郭淮倒也没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

尽管刚才糜旸的书信,只字不提军事,可郭淮还是发现了一些端倪。

糜旸与姜维从未见过面,两人之间的身份差距又那么大,糜旸在信中的语气为何会那么热情?

这难道不是最奇怪的地方吗?

糜旸若不是有求于姜维,他何必如此自降身份!

想到此,郭淮越想越觉得不对劲——糜旸还从来未对他如此过呢,姜维配吗?

见郭淮的脸色阴晴不定,常雕对郭淮建议道:“若将军怀疑姜维,不如直接派兵将姜维拿下治罪就好。”

在常雕看来,郭淮并没有什么好烦恼的。

一军主将,战时可操全军生死,莫说姜维有没有问题,就算他没有问题,郭淮想杀他也是一句话的事。

常雕觉得他的提议很合理,但郭淮在听完他的提议后,在思考一番后却慎重得摇了摇头。

他对姜维是有爱才之心的。

况且他杀一个姜维是不难,但姜维背后还站着杨阜这个与他地位不相上下的封疆大吏。

若他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下,就贸然杀了姜维,无疑会将杨阜彻底引到他的对立面。

这对郭淮来说,是一件不划算的事。

除去以上两点原因之外,还有着一点最重要的原因。

郭淮隐隐觉得,杨阜也有些可疑的地方,若他直接杀了姜维,那么无疑会打草惊蛇。

查明姜维的罪过,与查明杨阜的罪过,哪个功劳更大,这根本就无须比较。

在这三点原因之下,郭淮打算暂时不处置姜维,不仅不处置,他还要在能控制的范围之内,尽量让姜维任事。

是忠是奸,任事之后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郭淮转头对着常雕告诫道:“今日之事,不要向任何人透露。”

听到郭淮的告诫之后,常雕脸色慎重的点了点头。

说完之后,郭淮便离开了姜维大帐之外。

郭淮不知道的是,他与姜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了糜旸的计策。

疑心,是种很可怕的东西。

当这种东西在曹魏诡谲的政治环境中产生之后,那经过酝酿之后爆发出来的力量,更是往往会出乎意料。

而要让疑心产生质变,还需要时间的继续浇灌。

汉章武四年元月,由于近段时间以来天气寒冷,汉中一地下了一场连绵数日的大雪。

这场大雪波及范围甚广,不仅南郑周围都被一片雪白所覆盖,就连数百里之外的剑阁,也被大雪所包裹。

天时,是人力难以影响的,当一场大雪降落之际,哪怕曹洪对这场大雪频频怒骂,但也改变不了什么。

曹洪为何会对天降大雪一事怒骂不已呢?

原因很简单,大雪的突然降临,大大拖慢了魏军建筑营垒的进度。

在生产力低下的当世,一场大雪不是美景,算是灾难。

衣着单薄的魏军在寒冷的冬季修筑营垒本就不易,当漫天风雪覆盖剑阁内外之后,更为刺骨的寒冷更是直接击垮了许多魏军的身体。

纵使不提魏军的身体素质,在连日大雪的情况下,剑阁外的交通条件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要想修筑坚固的营垒,巨木是必不可少的,而巨木不可能单单靠人力运输,通常需要车辆的拉运。

路上都是积雪,寻常车辆又岂能通行?

在以上不利的客观条件之下,哪怕曹洪心急想快些修筑好营垒,但最后他还是无奈地下令——暂停营垒建造。

当曹洪的这个命令传遍三军后,不同于曹洪的愤怒,魏军士卒可都是十分开心的。

在大雪天要他们进行高强度的工作,完全是在要他们的命。

不过随着营垒建造的停止,魏军也不得不面临一个颇为尴尬的境地。

因为忌惮剑阁外那绵延狭窄的山道,所以一开始曹洪报的打算便是联营。

曹洪的这个决定不算错,算是根据地利做出的一个很妥当的行为。

但既然联营,那么为了保证不让绵延数里的军营存在着防御漏洞,很多营帐的修筑就必须有着整体规划。

这就代表着,当一面营帐未修好之时,另外几处营帐也处于半成品的状态。

这在平时倒也没什么,但在大雪纷飞的当下,无疑的成为了许多魏军的噩梦。

天气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