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七十四章 感人遗诏 汉皇驾崩(2/4)



只是身为人父,我却有些话不得不讲。

你们二人在我心中,皆是我的孩儿。

在我定下的三位辅政大臣中,子晟年岁最少,可以预见的是,在将来大汉的辅政大臣会只剩下子晟一人。

曹丕与孙权皆是擅长阴谋诡计之人,他们见我逝世后,难保不会用一些阴谋诡计,来离间我大汉君臣关系。

纵使无有外因,人心诡异,大汉亦会有居心叵测之人。

权力往往容易改变人,我不希望你们兄弟二人,将来有朝一日会因为权力而心生嫌隙。

今汉因情义而立,我希望这份情义,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公嗣,你能答应我,将来不论发生什么事,对子晟都会像我对云长、益德两位叔父一般,此生不疑,全心托付吗?”

问这句话的时候,刘备手上的力气陡然加大,就连的他眼神也变得灼灼有光起来。

感受着刘备手上传来的力度,刘禅忙不迭对着刘备不住的点头。

“孩儿在此立誓,一生中绝不会相疑大司马!

父辈情义几许,孩儿定当有始有终!”

听到刘禅的保证后,刘备方才放心的慢慢松开了手。

而一旁的糜旸,早就被刘备的这番话,感动的无以言表。

直到这一刻,糜旸方才明白为何历史上刘备托孤之时,诸葛亮会感动的无以复加了。

刘备相信情义,但不代表他没有一些担忧。

但面对那些担忧时,刘备怀疑的对象却不是大臣,而是自己的儿子。

“若有负,那他刘备也不想,是他的后代负了你。”

正是这种态度,哪一位心有良知的大臣不会感激涕零?

又有哪一位心有良知的大臣,不会因为刘备的这番态度,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惟贤惟德,惟贤惟德呀!

糜旸哭泣着拜服在刘备的榻前,口中已然说不出任何一句话。

唯不住顿首而已。

待刘禅承诺完之后,刘备随后就将目光看向糜旸:

“子晟你能答应朕一件事呢?”

听到刘备突然如此说,糜旸连忙抬头看向刘备答道:

“陛下请言,臣一定效死为之!”

在糜旸回答完后,刘备便语露感慨的说道:

“听闻人死后,在地下或许有灵。

可有灵之期,不会长久,终要再度转世为人的。

若这件事为真的话,我在地下会等你十年。

十年之内,你能于我的故乡涿县设祭天地,告慰于我吗?”

说完后,刘备的脸上浮现出一些惭愧的神色。

“十年之期,或许仓促,可我担心无法在地下等上太久。”

刘备的言外之意再清楚不过,刘备希望糜旸在十年之内,打穿整片曹魏!

唯有做到这一点,糜旸才能在刘备的故乡涿县,告祭刘备的在天之灵。

而曹魏实力尚存,再加上攻城战不同于野战,故而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十年之期的确都有些短了。

可面对刘备弥留之际的愿望,想着刘备对自己的万般好,糜旸又岂会有顾虑呢?

在刘备期盼的目光下,糜旸伸出手指放在嘴边咬破,然后糜旸将带血的手指涂抹了一遍嘴唇。

当嘴唇上涂满自身的血液后,糜旸直视刘备的目光,坚定慨然地言道:

“陛下且等臣十年,十年之内,臣必以涿县万家香火相引,令陛下英灵现于幽、冀上空,观我朝横推天下之势!”

说完这番誓言后,糜旸重重地对着刘备拜了三拜。

糜旸许的是世间最郑重的血誓。

而起居官在侧,糜旸的这番血誓,定然也会被记录在史书之中。

可以说,糜旸为这个誓言,赌上了他生生世世的荣誉。

但糜旸却觉得一点都不后悔。

君以至亲待臣,臣必以至亲报之!

为自己的父亲了却遗愿,还有什么后悔不后悔可说呢?

而糜旸果断的许誓行为,让刘备不由得大笑起来。

哪怕大笑牵动了他身体中的病痛,让他一边笑一边剧烈的咳嗽着。

但刘备还是未停下自己的笑声。

临死之际,能见到有一后人,能继承他的遗志,这算得上世上最无憾的事了。

等笑声渐渐停息之际,刘备仰躺在软塌上。

到了这一刻,刘备的思绪变得越发模糊。

也在这一刻,刘备念出了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