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解决系列问题(2/3)

到,从水西先祖济火,创建水西政权以来,水西历代君长,每逢中原王朝政权更迭时,都率先归顺中原王朝,向中原王朝进贡,与中原王朝的来往从没断过。

突然奢香在史书上看到,段介绍刀耕火种的文字。奢香仔仔细细的读完这段话,发现了个秘密,也让她找到了,理彝家传统与新鲜事物关系的办法。

随后奢香拿起这本彝家史书,再次召开了土司大会。

奢香看看众人说道:“各位土司,日前奢香到各部落走访,查看屯田的况,见各部落仍使用“刀耕火种”的方式耕作。奢香就问爷、景耿、俄琪等人,为什么不学习汉人的耕作方法。爷、景耿告诉奢香,学了汉人的耕作方式,就会忘了彝家传统的耕作方式。奢香倒有个疑问,为什么各位担心,彝家学了汉人的耕作方式,会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

奢香问过此话,众人面面相觑,不知怎样作答。

奢香的目光停在景耿身上:“景耿!说说你担心的理由?”

景耿想了想说道:“夫人!您虽然只让彝家学习汉人的耕作方式,可事实远远不是您想的那样简单。”

“什么意?”

“彝家人要想学到汉人耕作方式的髓,必须要把汉人请到宣府,让那些汉人亲自教彝家人怎样耕作。可那些汉人阴险狡诈,他们到宣府后,必然会想尽办法,把汉人的风俗习惯带进宣府,到那时宣府学习彝家传统的人,会越来越少,通晓汉学的人,会越来越多。长久下去,彝家的传统就会点点丢失了。”

奢香又看看吉武:“爷你觉得呢?”

“学了汉人的耕作方法,汉人的学问也会进如彝家,彝家人学了汉人的学问,就会在心底亲近汉人。某天汉人进攻彝家时,彝家人甚至都不抵抗汉人,就让汉人进入彝家了。”

吉武说完,刘淑珍又说话了:“夫人,是否学习汉人的耕作方式,还请您慎重考虑。”

随后众人便低声议论起来,奢香从众人的议论声中,隐约听到了些反对的声音!

奢香想了想,又反问众人几句:“各位土司,奢香对汉人的历史也略知!汉人在几千年前,只生活在中原片狭小的地方,可今天的汉人已占据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周边再没有比汉人更强大的民族了。而水西、水东先祖自创建水西、水东政权以来,虽历经千年不衰,但仍偏安隅,这是为什么?”

奢香说了这话,众人都进入了静默状,不知该怎样作答。

于是奢香乘胜追击,又问了个攻心的问题:“照奢香看来,汉人之所以能有今天,是因为汉人直在学习?”

俄琪看向左右,故意问了句:“夫人这是什么意?”

“纵观汉人几千年的历史,有些东西原本不是汉人的,可被汉人学习改造后,经过多年的传承,竟被汉人认定是汉人传统的东西。汉人把外族的长学来,为自己所用,经过几千年的积淀,才变得如此强盛。”

景耿听了这话,有了不同的意见:“夫人!您说的都是汉人的事,和彝家没任何关系?”

景耿问完,奢香没有立即反驳,而是不紧不慢的,命人把她看的那本几本史书拿上来,随后奢香拿着史书平静的问众人:“大家认识这几本书吗?”

众人起审视着奢香拿的书,只有吉武人认识。

吉武道:“夫人,这是水西历代君长,记载水西大事的书。从水西先祖创建水西政权以来,水西历代君长,都会将水西发生的大事,记载到这些书上。”

“爷说的不错,不知爷看过这些书吗?”

“惭愧!吉武只见过这些书,从没有看过。”

奢香拿起本书,边翻着边对众人说:“奢香在这些书里,看到了几句话,想读给各位听听……”

众人也不说话,认真听奢香读。

奢香读到:罗甸王为解决本部子民粮食问题,向大汉诸葛丞相求救。诸葛丞相接到罗甸王奏报后,派大批农事好手,以“刀耕火种”方式,助罗甸王耕田打粮,还帮罗甸王兴修水利。罗甸王令本部子民,依本部实,改进“刀耕火种”方式,并教会本部子民,以此方式耕田打粮。后本部粮食增产,罗甸王便令本部子民,以“刀耕火种”方式耕田打粮。

前面提到过罗甸王,这里再简单交代下。罗甸王名叫济火,在诸葛亮南征孟获时立功,后来被封为罗甸王,是水西的开基先祖。

奢香读完这几句话,吉武、景耿以及各部土司,变得震惊!此刻他们才明白,他们所坚持的传统,竟是水西先祖,从汉人那里学来的……

奢香看看众人:“水西先祖学了汉人的东西,水西不仅没有灭亡,反倒令千年不衰。今天宣府学习汉人,即使汉人把他们的习俗带进宣府,但只要彝家人,向汉人学习对彝家有用的东西,彝家传统不仅不会衰败,还会促使彝家传统发展,甚至还会出现,受后人尊崇的新传统。”

奢香说完这话,众人也都支持学习汉人的耕作方式了。

随后奢香与刘淑珍,请来大批汉人农事高手,到宣府教彝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奢香传奇】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零五章 解决系列问题〗地址https://www.xddxs.org/191/191098/10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