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静之徐清(2/3)
州那边的大学同学魏亭电话联系,毕竟她那边是在交易所的主场,况且她所在的三金期货在这两年的交易中算是主流席位,战绩相当了得。魏亭虽然在场内没办法和徐亦达直接沟通,但是午盘休息的时候以及下班回家后,还是可以跟徐亦达透漏些最新的行情趋势和操作动向,徐亦达据此操作了一段时间,还是稍微有些盈利。
但是毕竟三金期货也不是常胜将军。一天徐亦达的空单下进去没多久,大盘突然向上狂拉,瞬间封了涨停板。徐亦达的仓位被锁在了里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第二天开盘又是直接封死。这下子徐亦达坐不住了,中午连忙打电话给魏亭。魏亭说最近河南这里连续多天没有降雨了,恐怕会影响绿豆的产量,所以价格看涨,本来价格涨到已经很离谱的高度,三金期货自己也做了空单,没想到作为绿豆主产区的南阳最近又遭遇到了虫害,南阳本地的那批期货大佬最终空翻多,把三金期货出卖了,所以造成了现在盘面上的多逼空局面。
徐亦达暗自里连叫不好,看着盘面上十几万手的多单牢牢封死在涨停板价位,真是无可奈何。
第三天的时候涨停板终于打开了,徐亦达连忙下单止损。这一单下来损失了万多元,实在是伤了元气。不过他也庆幸,幸亏自己及时跑掉了,之后这个品种继续狂拉,最终让三金期货亏了1个多亿。
徐亦达硬着头皮跟黎总打了电话汇报损失,黎总赶了过来询问详情,徐亦达只好一一解释。这笔交易中本来联手做空的河南期货巨头之间出现了分化,郑州的庄家三金期货却最终被同盟军南阳大户出卖了。黎总听罢也只能摇摇头接受了这个现实,不过他还是毅然决然地提出了销户,徐亦达的这个客户就这样离场了。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眼瞅着行将没落的期货行业,徐亦达最终决定放弃了天中期货这家公司。
当徐亦达走下公司楼梯的时候,他才注意到公司楼上的招牌已经破败不堪,上面的霓虹灯已经烂掉了一部分,窗台上积郁着厚厚的尘土,尘土里滋生出的些许小草依然枯黄,窗台外那些防盗栏杆被饱含盐分的海风日夜吹打地斑斑驳驳,褐黄色的铁锈水沿着栏杆流了下来,像是一道道的泪痕,大楼的侧面上本来贴着整齐雪白的瓷砖,也已经掉落了不少,而金黄色的夕阳则继续把光线肆虐地撒落在这残破的建筑物上。
徐亦达回忆起最初和他一起进入这间公司的那些战友们,曾经指江山,挥斥方遒,如今大家早已各奔前程,不问东西。
他向上瞥了公司最后一眼,心里默默地念了声告别。一阵海风吹过,几篇叶子从头盔前掠过,徐亦达想起幼时在家中欣赏过书法家张叔叔的一副草书来,那幅对联上,张叔叔的笔迹龙凤凤舞,却正是切合当下徐亦达的心境斗转星移,静观天地沧桑;风起叶落,默赏世态炎凉。
徐亦达启动了发动机,戴上头盔疾驰而出,飞快地消失在了车水马龙的街边。
从天中期货离职后,徐亦达失业在家,蒋欢自然是心中不快,徐亦达只能一面安慰着,一面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这天,徐亦达看到报纸上有篇北海市某药厂的招聘启事,他看了一下,倒还合适。他又想了一下,决定把这个消息也告诉海华公司的何光荣,毕竟海华公司那边也快不行了。两人分别准备了自己的简历,约着一起来到了药厂来面试。
这间药厂其实不是初创企业,因为他们之前在做新药开发已经有差不多小十年功夫了,从项目立项,到基础研究,再做药理分析、毒理分析,然后是动物实验,再进入到临床实验,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三期,目前公司的三期临床实验刚刚搞定,新药已经在注册审批申请了,下一步很快就是到了投产面试阶段,所以正急需人才。同时,目前厂里仿制药的生产是常规项目,也需要很多专业技术人才。
让徐亦达没想到的是,自己是化学专业,但是后来一直在期货行业工作,反倒最终未能入选;而何光荣毕业后一直在厂里工作,这些丰富的一线实操经验却被招聘人员相中,他成功地被聘用了。何光荣很是开心,自己终于可以从那个衰败的海华公司跳了出来,薪酬也提升了不少,只是见到徐亦达没被同时录用,他也只能简单安慰一下。
徐亦达倒也没有气馁,他又去了万科公司去应聘。公司的客户肖哥买了万科在北海火车站的楼盘,经常会带一些《万科周刊》来到大户室分给大家看,里面的内容其实并非都是房地产内容,里面却有很多人文情怀和理性观察的文章,倒是充满了文化气息。在文化沙漠的沿海城市中,能读到《万科周刊》这样的内容,还是让徐亦达欣喜不已,颇为珍惜。而之前因为阿东的关系,徐亦达也常去火车站的万科小区去打网球,他对那边的小区建设、物业管理也很是欣赏。
万科北海公司的总部却是在北海市老城区这边的滨海路上,这里有一栋独立的小楼被万科整体买了下来。面试官郑总是个比徐亦达大不了几岁,外表靓丽却又精明能干的女子。郑总递了一张名片给到徐亦达后让他坐下来,她开始读起徐亦达的简历来。过了一会儿她又提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秋宵梦觉】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章 静之徐清〗地址https://www.xddxs.org/192/192275/7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