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余花落处(2/3)

干、树根,斩草除根,不留后患。至于预防为主,则要利用物理及生物综合方法,在病区重建橙园时要整片挖除病、老树,撒上白石灰彻底消毒来清理环境,先种植一年短期作物后再行种植橙子树苗,并与熟苗区间采用物理隔离种植。所以我们要严格检疫制度,杜绝病苗、病穗传入无病区和新种植区。我们这间苗圃就是培育无病苗木的基地,还要防治柑橘木虱,进行立体防控。”

听得李老师如此介绍,徐亦达真是感觉隔行如隔山,任何一个行业甚至是基础的农业种植项目其实里面的学问都很深厚,平日里食用的水果蔬菜里,哪个拎出来深入下去,都需要专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所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没几天,张哥跟大家说起,农场的美资大股东纯品公司(troicana)刚刚被美国的都乐公司(dole )全资收购了,纯品之前是美国第三大饮料生产企业,都乐是第二大饮料生产企业,大家现在其实已经是都乐公司的人了,不过国内这家农场的日常运营基本没啥改变,只是以后会在产业链上适当整合,以后生产出来的果实会优先作为榨汁原料提供给都乐的生产线使用。不过这老三被老二吃掉后,在规模上还是比不上第一大企业百事公司(esi)。

农场的工作就此展开,徐亦达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只是每日里早出晚归,只有周日才能轻松休息一下。仓库有一台叉车,徐亦达上前试着操作一下,倒也很快就学会了,其实右脚下只有两个踏板,一个是刹车,一个是油门,还有个倒挡开关在操作台这里。手柄这里则是叉臂的开关,分为上下左右,稍微重一些的物资下面都会堆砌在木制隔板上,隔板里有个不足10公分高度的间隙,小心调整手柄,把叉臂塞入到间隙中,再向前推进,就能牢牢地叉入到隔板内部,再向上提起隔板,物资就牢靠地托运起来了。

农场的果实每年生产出两季来,分为秋果和春果,只是因为之前新苗的果实个头不足,不太合适榨汁,熟果都贱卖给了当地工友和农民们。这新一季的春果成熟后,看着收成还不错,张哥让工友们收了一些,拿进办公室里,大家先品尝起来,味道还是相当甜美新鲜。

农场原来设计是要到秋天才能建成果汁压榨车间,把收获的果实压榨成浓缩果汁,消毒封装后再批量运输到远在惠州的都乐果汁分装厂,那边有比较成规模的现代化生产设备,就可以生产出面向普通消费者的100%纯橙汁产品出来了。

而今年的春果目测产量还可以,只是实在等不急压榨设备了,农场最终决策临时引进一套鲜果分拣设备,把鲜果当做水果来销售出去。采购员老温还是很利索,很快就弄来了一套设备来,安装在一个空出来的房间里。工友们先把收获来的成筐鲜果先倒入到水池中简单冲洗,洗去大块的泥土和树枝、碎叶等,然后把果实捡拾到一条分拣流水线上,最大的果实先掉落下来,分开到一条滑轨上,其次是中型尺寸的果实落入到第二条滑轨,剩下的小果实继续前行。三条滑轨的尽头都安装了一个喷蜡设备,融化的液体蜡从喷头中喷了出来,均匀地洒满在分拣的果实表皮上,果实的表皮一下子看起来明亮鲜艳了许多。流水线的尽头分别安排了几个工人,人工把果实装到不同的箱子里。就这样,一批批的鲜果从田间地头送过来,很快就清洗、分拣、打蜡、装箱完毕了。

管理层最终决策出来一套合理的定价,大果是remium级款,每箱0斤,售价80元,中型果是高级款,每箱0斤,售价65元,小果实叫做鲜果级,也是每箱0斤,售价只有50元。每个农场员工可以八折购买6箱,不限级别。

徐亦达要了6箱来,趁着胡师傅的车子拉回了家里。他留了一些在家里,先送了两箱级款给到周叔叔家。

周叔叔却不在家,只有章阿姨在。徐亦达也是很久未见章阿姨了,她询问起亦达近况来,徐亦达也是一一答来。他说到自己去考了湖南大学的mba,但是未能如愿,现在入职到了都乐公司,也还可以,今天自己带来的这些果实就是农场最新上市的鲜果。

章阿姨叹了口气,她跟亦达说到自己在北海的任期就要结束了,毕竟自己也快到了退休的年纪,因为两个双胞胎女儿都在北京,自己来北海的时候本来就是挂职,所以自己肯定很快就要回北京的中科院去了。

徐亦达又问及周叔叔的去向,章阿姨却有些含糊其辞,只是说周叔叔最近常在四川那边。

临分别时,章阿姨嘱托徐亦达道:“亦达啊,你在北海这几年,叔叔阿姨真没有帮上你的忙。北海这里前几年的房地产热潮落幕后有些伤了元气,现在的发展的确赶不上一线和其他沿海城市,甚至也远落后于南宁的发展速度。我建议你还是找机会继续考研究生吧。”

徐亦达头称是:“嗯,我在农场这里也只是临时过渡而已,我会记得你的话,今年我会继续考研的。”

马重阳在电业局里发展也遇到了瓶颈,虽然自己算是在国企,妻子李悦是在机关里,他却始终想离开北海。因为自己每天的工作默守陈规,毫无新意,这两年虽然在折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秋宵梦觉】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四章 余花落处〗地址https://www.xddxs.org/192/192275/8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