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章 争铜(2/3)

这个**制造局。现在又出了这个事,我们想,这事还得找你想个什么办法,和各方面都说说,是不是想保住平常所需要用铜的地方,剩下来的铜,再划拨给**制造局那边。”

王珂想了想问道:“还请几位伯父告诉小侄,对刚才房伯父所说的办法,皇上和别的大人是什么态度。还有就是,这每年在正常使用后,铜还能剩下多少?”

长孙无忌想了想才说道:“铜每年可以产六十万斤左右,在正常的使用后,每年可以节余的大概是不到五万斤了。”

王珂点点头,心里想到,这确实是不多,再经过提炼,估计连三万斤也不会有了,如果用这点铜去做火器,那产量就不会高,根本就做不了多少出来。

王珂想完又问道:“那别的大人是什么意见呢?”

长孙无忌本想回答了铜产量这个问题,就不用说这个问题了,谁知王珂不依不饶的又问了出来。

长孙无忌无奈地看着房玄龄和杜如晦,杜如晦知道长孙无忌是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可是王珂都反复问起了,再说了,现在是自己来找王珂的,这事情不说清楚了,也无法让王珂了解现在是什么情况,现在长孙无忌不愿意说,说不得自己就得站出来了。

杜如晦咳了两下,清了清嗓子说道:“贤侄,现在是这样的,朝里的大人们,因皇上已经答应了,原来都反对的大人,现在也都不吭声了,只是在心里还是反对,只是不敢说出来罢了。”

~~~~~~~~~~~~~~~~~~~~~~~~~~~~~~~~~~~~~~~~~~~~~~~~~~~~~~

PS:本书已上架。本书首发:17k.com请各位读者大大支持正版阅读。更多精彩,尽在17k.com

~~~~~~~~~~~~~~~~~~~~~~~~~~~~~~~~~~~~~~~~~~~~~~~~~~~~~~~

杜如晦是人精呀,现在已经很多人,都因为李二同志同意了,现在都统统闭上了口,再加上他们对朝廷里,铜的产量和用量也不是十分清楚,也就没有继续反对,但也不是说在心里还是反对的。

对于这点,王珂来到唐朝也一年多了,已经是很明白这些人的想法。对李二同志做出的决定,是不会去反对的,哪怕是在心里,也不会有一丁点的意见。

现在杜如晦说他们现在只能在心里反对,也只是他说说而已,无非就是要加重自己说得事情的份量罢了,而且他所说的人也必定是指的文官。

王珂故意又问道:“那武官们是什么态度?”

这下杜如晦也有些难张口了,隔了一会才说道:“那帮老杀才,在三殿下和柴绍一递上折子后,就一直在叫好,说什么这种火炮真制造出来了,那么打仗的时候就能所向无敌了。就是因为他们这样鼓动,皇上才答应得这样痛快的。”

杜如晦本来在王珂问的时候,还想说军方也不是很同意的,可是考虑到王珂和军方的关系,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不过在说出来后,又接着说道:“这帮老杀才,不过就是只知道打仗的事,对朝政都是一窍不通,他们哪里知道这铜的珍贵呀。”

王珂微微一笑,他听出了杜如晦话里的意思,也明白了现在的形势,可他还有一点不明白的,于是又问道:“还请几位伯父坦言相告,现在皇上同意了,这圣旨下了没有呢?”

这话王珂是望着长孙无忌问的,因为他知道,这个活是长孙无忌的。

长孙无忌这次没有迟疑,马上说道:“还没有,由于我们的反对,皇上现在也没有开始的那么坚决,只是说让明天早朝的时候再下旨。老夫和房、杜两位大人急着上贤侄这里来,这旨都还没有拟呢。”

这长孙无忌也学会了杜如晦说话的技巧,把李二同志让他拟旨,明天发下去,说成是李二同志也有些犹豫,所以才要明天才发。

其实王珂在长孙无忌说完后就明白了,这无非是因为今天晚了,已经没有时间发了,才推到了明天。这从他们来王珂这里的时间就可以看出来。再说了,现在王硅也没有回家,就说明李二同志现在必定还有事在商议,就更没有时间来等着长孙无忌把圣旨拟好了。

王珂心里暗笑,这几个死老头还真把自己当作什么也不懂的傻兵了。

也不点破,王珂又继续说道:“几位伯父,老实说,小侄对这事真的是无能为力,再说了,皇上都已经让拟旨了,这还能怎么办。真要是要想出什么办法来,也是几位伯父的事,小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王珂现在是咬死了说自己没办法。本来也是,他现在说起来是大唐的高官,可是真论起来,也不过就是守卫京城的一支守备部队里,一名普通军官而已,对于朝政,他是没有资格指手画脚的。何况连李二同志都说过,他在右卫军里,也只是挂个名,并没有实质的工作,现在这三个死老头要他出面去说,他是肯定不会答应的。

他知道,自己也是没法去说的,就是自己厚着脸皮去和李二同志说,李二同志只要一句话就可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唐全才】最新更新章节〖第一零六章 争铜〗地址https://www.xddxs.org/224/224798/10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