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百七十五章(1/2)

大辰十九年九月十九,辰时。

在宣政大殿中,唐不归在钦天监的主持之下,文武大辰的见证之下,在许小闲的一番言辞恳切的邀请之下,正式登基为帝。

同时,许小闲辞去了摄政王之职,言说理应将大辰的所有权力交还给新帝。

对此,唐不归倒是同意,于是他下了一道旨意免去了许小闲摄政王这一职位,却同时在那道圣旨中拜许小闲为大辰之。

于是宣政大殿出现了史无前例的一场闹剧——

新皇的第一道圣旨居然被许小闲给拒绝了!

他不想当这!

他要回凉浥县去种田!

就在群臣那震惊的视线中,许小闲向唐不归躬身一礼:

“臣本布衣,躬耕于凉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托付臣接殿下归国,继承大辰大统。”

“臣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二月离京,六月入景。”

“幸臣不辱使命,今殿下归来登基为帝,臣不甚欢喜。然臣今当远离,望皇上如臣所愿,臣涕零而谢,吾皇万岁万万岁!”

这是许小闲发至内心所言,其言辞之恳切,令所有的大臣无不动容——

瞧瞧!

什么叫高风亮节?

什么叫虚怀若谷?

什么叫视功名如粪土?

这才是真正的雅士啊!

他本依旧可以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可偏偏却将已经送到了手里的荣华富贵给推了出去!

试问天下,有几人能够如许小闲这般深明大义?

他这是担心他在朝中成为了权臣,影响到新皇的威严,他宁可去那偏僻的凉浥县也不愿意留在这繁华京都……我等以往对许小闲还有诸多非议,本以为他接五皇子归国是在作秀,本以为他依旧会掌握大辰实权挟天子而令诸侯,却没料到他真有那拳拳之心,他真的是为了大辰的帝位后继有人!

许多的大臣垂首,为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汗颜。

唯有廖仲云等几个老臣一眼就看破了许小闲的那点小心思——

“臣有话说!”

廖仲云上前一步,向唐不归躬身一礼,唐不归顿时心喜,“廖相请讲!”

“老臣以为,而今大辰之国策皆为许小闲曾经所拟定,皇上初登大宝也需要有人辅佐那么三五年,这辅佐之人当以许小闲为最佳,因为这涉及到那些国策的延续。”

“故而,”

廖仲云看向了许小闲,许小闲也看向了他。

廖仲云眼里满是诚恳,许小闲的脸漆黑如墨。

“故而老臣觉得皇上的这道旨意简直有若甘露,许小闲成为大辰,这是大辰百姓之幸,也是皇上之福!”

“许小闲仅弱冠之年,他有着充足的精力也有有目共睹之本事协助皇上处理国家之事,若是皇上放任他离开……老臣以为那才是大辰之大不幸。”

“老臣赞同皇上册封许小闲为,诸位……”

廖仲云瞅了许小闲一眼,他转身望向了所有的大臣,他双臂一挥,大声又道:“诸位,对许小闲就任可有意见?”

“臣等,无意见!”

宣政大殿里一声山呼,许小闲顿时觉得生无可恋。

“皇上,”

“朕在这里再宣布一件事,”

唐不归打断了许小闲的话,他从那龙椅上站了起来,向前走了两步,“诸位,许小闲他不仅仅是朕的宰辅,他是朕的哥哥!朕的亲哥哥!”

随着唐不归这话一出,宣政大殿陡然寂静无声,所有的大臣都骇然的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看向了唐不归。

廖仲云等人知道这个秘密,此刻却同样惊讶,他们没有料到唐不归将这秘密给说了出来。

“母后说,这大辰的江山本应该他来坐,朕其实也是这么认为的,因为朕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朕在景国的那十余年时间虽然也有学习,但在治国理政等各个方面,朕远不如皇兄。”

“可皇兄却坚定的拒绝登基为帝,以至于这皇位只有朕来坐。可朕也就只能坐坐,许多的问题依旧得依靠皇兄来出谋划策。”

“这是朕的肺腑之言,故而朕比谁都希望皇兄能够留下,当然,朕也会勤勉学习,从皇兄的身上学会做人治国的经验。”

“所以,皇兄啊!”

唐不归向许小闲躬身一礼:“你若不当这宰辅,我就不当这皇帝。你若是要去凉浥县种田,我便离京去四方云游。”

“当然,我知道你要急着去找那些嫂子,这我肯定赞同,但你找到嫂子之后却定要回来,不然……我也撂担子不干,急的人是母后,我想你也不愿母后因此而生气的吧?”

许小闲顿时看向了唐不归,这原本八棍子打不出个闷屁的弟弟,此刻居然巧舌如簧搞出了这么一出戏来!

是谁教坏了他?

一定是廖黑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