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2章 奇门遁甲,天机占卜(1/2)
第1782章 奇门遁甲,天机占卜
作者: 疯神狂想
第1782章 奇门遁甲,天机占卜
现在我们知道的诸葛亮墓是在定军山,主要是按照诸葛亮生前遗嘱判断。
实际上,具体在定军山哪个地点并无人知晓。
“随机方式”下葬,抬棺的还被坑死了,自然也就无人知晓。
要知道定军山面积88平方千米,海拔833米。
这个范围本身就不小,加上目前的墓真假不定,无人盗也是情理之中。
无人能盗,和不想盗掘,可是两回事。
越是这种没有被人盗掘过的古墓,对于盗墓贼来说,就越是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因为不用多想,都知道诸葛亮墓中肯定有着不少财宝。
嗯,这是想当然的想法,因为还有很多历史资料证明,诸葛亮一生清贫,下葬之时就真的只是薄葬。
这一点可不是曹操能够相比的,曹操的薄葬,我们现代人想象不到。
而诸葛亮的薄葬,也应该是我们不可想象的。
要知道诸葛亮的先祖曾是先汉重要官员,不仅是官宦世家,甚至可以说是名门望族。
他本来已经靠着叔父诸葛玄得到了一官半职,但是因为诸葛玄病逝失去依靠,被迫退出官场。
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以他的家族关系网和自身的才华,他完全可以另谋出路,重新出仕。
可因为他心有明志,希望跟随明主,最终选择隐居山林,躬耕陇亩。
还记得刘备请他时三顾茅庐,可见平时作风清廉,不为外界物质迷惑。
伯乐找到了,也符合自己的跟随期望,诸葛亮开始大刀阔斧施展自己的过人智谋。
诸葛亮的雄韬武略和对敌方的犀利揣测,在战斗中获取了一次次胜利。
因为他的胜利也为后世的《三十六计》,提供了重要素材。
毫无悬念,诸葛亮凭借自己过人的谋略平步青云,官封宰相。
他拿着国家一等俸禄,获赏无数。
加上自己本身家底也不差,说不上富可敌国,好歹也算是衣食无忧,安富尊荣。
但是在他写给李严的信中却提到,自己虽然接受赏赐,但是却几乎没啥积蓄,夫人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
很多人会疑惑,这会不会只是诸葛亮在“哭穷”,或者只是谦虚。
毕竟在《出师表》中他还说,自己只是南阳一个农民而已。
那让回想一下,如果诸葛亮喜爱钱财,那他在刘备托孤的时候早已是家财万贯。
无论是倒戈还是全身而退,甚至自己取而代之都可以,又何必去接这个烂摊子。
而现代人都知道,诸葛亮一生忠心效主,心系家国,到死都还在战场上镇守。
就如他自己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难推测,他是真的穷。
诸葛亮在自己的遗嘱中,除了交代下葬地点,还特别强调了,下葬的时候坟冢面积,只要能放下棺木就足够。
除了时下标配的几件衣服,其他器物一律不需要。
盗墓者多为求财,很明显,诸葛亮这个”穷酸“的墓冢,不会是他们的目标。
而诸葛亮的这一交代,怕也是担心有人会有掘墓之举,所作的自保策划。
要知道,诸葛亮的不仅精通兵法,还知晓奇门占卜,懂得创新发明等等要术。
为他战场上指点江山,测古预今增添了很多有利的武器。
有名的空城计唱出了战场的九死一生,也唱出了诸葛亮千钧一发之时背水一战,以寡敌多的聪颖霸气。
可见,诸葛亮的成功不仅在于战场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对人心的揣测和拿捏。
诸葛先生的锦囊妙计的故事也是精彩绝伦,未卜先知,惊为天人。
所谓千里之外运筹帷幄,表现得淋漓尽致。
甚至在他生死弥留之际,还留下了重要的指令,协助大军度过难关。
他的智慧似乎穿透了生死,甚至可以预测未来,让人望而生畏。
后世还有传说,一千年后的刘伯温,因为不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根据线索找到了诸葛亮的坟冢。
就在刘伯温开心还没缓过来之际,就在诸葛亮的墓碑里出现“刘伯温到此”的预言。
在《万玉山房杂记》中,曾记载过一件事。
在康熙年间,有一个叫宋可发的人,准备给诸葛亮重新修祠堂和坟墓也被诸葛亮预言到了。
传言未必可信,但是就诸葛亮出其不意,通古博今,预言前后的智谋,会对恶意盗墓之人会做出何等应对之策,确实也是让人望而生畏。
出于对诸葛亮的敬畏,很多盗墓贼也因此也打消了盗墓贼的念头。
可以说,诸葛亮墓到现在没有被盗掘,是有各种原因造成的。
一个是不容易找,再就是很可能里面什么都没有。
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的系统不正经】最新更新章节〖第1782章 奇门遁甲,天机占卜〗地址https://www.xddxs.org/269/269003/1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