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你的白(1/2)

“同时,本侯还提议,不许其他宗教进入大唐传教。”

王恶这一条意见,针对的是波斯。

袄教传入大唐,更名景教,后来被官方取缔,经过唐末的乱世,与残存的弥勒教同流合污,成为有名的造反专业户摩尼教,也就是元末的明教,被老朱一通打击后改名日月教,后来又变迁为白莲教。

总之,王恶不希望他们来搅浑水。

“如果各位对本侯的主张不满,本侯还可以换个主意,官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这样也可以呀。”

娘哩,这更吓人了。

你们对耶耶搞方外有意见?

没关系,不仅仅是方外,连官员乡绅世家一股脑的弄死!

不好意思,王端正从来不指望田间地头吃饭,甚至自己家都没几亩地。

所以,搞起这些土财主,王恶一根毛都伤不到,更不要说两败俱伤。

来,大声说出你的愿望,选哪头?

看着李世民似乎对摊丁入亩意动,所有文武官员齐齐心头发凉,恶狠狠地瞪着……那几个为佛家出头的官员,大有放学别走的架势。

丁税,在某个纷乱的时代被称为人头税。

丁税是按男丁征收的税赋,但因为官僚、世家、僧道等特权阶级的存在,形成了一个怪现象,有能力承担丁税的人不用缴税,缴税的人承担不起丁税。

这个现象,也被人玩笑地称为“劫贫济富”。

所以,富者衡富,贫者越贫。

然后,穷到活不下去的人揭竿而起,再度开启一个轮回。

即便很多人能看到这个轮回,可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谁又愿意往自己身上剜肉?

按常理,王恶这个始作俑者才是所有官员痛恨的目标,所有的压力都应该往他身上堆,但谁都知道王恶是个铁头娃,你越招惹他,他出的主意就更狠!

所以,仇恨的目标自然转嫁到那几个生事的官员头上。

等着,不饱以老拳,这事没完!

那几名官员直接傻眼。

甚意思?

搞不动这魔王,你们就掉头来搞友军?

……

李承乾眼睛发亮。

自己一有动静,总有官员说三道四的,哪像蓝田侯,一套接着一套的砸?

不满意?

没关系,总有一套适合你。

孤要是有这套路,还能让那些老顽固成天烦得要死?

……

一头是随着玄奘回归大慈恩寺、《西游记》红火而造成佛家蒸蒸日上的势头,一头是祠部司颁发相对佛家来说极其严苛的新规。

对佛家来说,有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

尤为难受的事,《西游记》与新规,还是出自一人之手。

道玄老和尚已经圆寂,方丈之位也自然由他弟子玄元接任。

玄元方丈对玄奘态度极好。

你想想后世《围城》里方鸿渐背个克莱登大学的文凭,就能被人高看一眼的感觉。

玄奘都去佛学圣地镀金回来了,大慈恩寺的门楣上金光闪闪了,还想怎样?

每日来大慈恩寺烧香还愿的人络绎不绝,只为了能撞大运邂逅译经之后出来消食的玄奘法师。

香火鼎沸啊!

玄元方丈也是痛并快乐着。

“师弟,蓝田侯以你取经为由,编了一本《西游记》。”

玄奘沉默了一下“蓝田侯还是一如既往地毒舌,真会编排人。”

同样一部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玄奘见到的是王恶辛辣的讽刺。

这本《西游记》的主角从来不是真正的自己。

慈悲到徒弟打死强人都唧唧歪歪?

呵呵,去天竺的路上,玄奘都收割过性命。

几千里路途,没有点手段,早成路边枯骨了。

带猴、猪、水怪出行?

除了猴能对应天竺传说中的哈奴曼,其余角色是无中生有,一个个光怪陆离的妖怪,有背景的放了,没背景的打死,极尽讽刺之意。

尤其是那大鹏鸟,生吃了狮驼国一国的人,照样屁事没得。

阿难、迦叶索贿那一段,更是讽刺得淋漓尽致。

偏偏地,这些离奇的故事,多少能与道家、佛家的经义、宗旨沾边,偶尔有些谬误也说得过去。

从表象来看,这部书是宣扬佛家的;

从本质来看,这是在嘲讽佛家!

“师弟啊,蓝田侯撺掇着祠部司收拾佛家,这条那条的规矩不说,每个县就只准两家寺庙存在,佛家日子难过了啊!”

玄元方丈絮叨着。

师弟远赴天竺取经回来,声名一时无两,他若愿意出头为佛家说说情,日子怕不会那么难熬。

玄奘放下手中的经卷“师兄,恕玄奘说得刻薄,换你在那位置上,你也会对日益膨胀的佛门下手。数十万僧尼,不事生产,广纳四方钱财,贪婪地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贞观匹夫】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八十六章 你的白〗地址https://www.xddxs.org/274/274475/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