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荀攸计策(1/3)
王允听见了荀攸的话语,不由眼睛一亮,说道:“荀君所言甚是,好好,董卓是绝对不能够让他入京的,不然必定生乱。>
此人狼子野心已经显露出来了,若让他入了洛阳附近,就算是大将军能压制住他,也或许会有大事发生,>
不愧是有国家伟器之称的荀公达,不过公达,既然董卓不能召入洛阳城,你又有什么好的人选呢。”>
听到了荀攸的话语,王允心中颇有戚戚然之意,很是同意。>
他有将荀攸当成忘年交的意思,说话很是热情的样子。>
现在的荀攸虽然年纪尚轻,但乃是颍川荀氏子弟,身份地位自然不同。>
哪怕是声望颇高的王允,也对于荀攸很是客气。>
他知道荀攸的智谋不凡,反是向着荀攸问起了计策来。>
荀攸淡淡一笑,随后不慌不忙说道:“征兆入洛的人选,我自然心中已经是有了两人的腹稿了。>
不然也不会阻止让董卓入洛之事,只需要的这两人将外地军队调往洛城附近,就足以逼迫太后交出北宫之中的宦官们,至于这两人是谁嘛。>
一为东郡太守桥瑁,可遣其从兖州东郡西进至成皋县,旋门关便在成皋县之中,可使其佯装要攻伐洛阳八关中的旋门关,放出风声扬言要太后诛杀宦官,不然立刻攻打旋门关。>
二为并州刺史丁原,可派遣其从河内郡至孟津渡,孟津渡便是距离洛阳城一河之隔,可让其在孟津渡一带放火闹事,扬言要诛杀宦官。>
这两人或是亲近士人,或是亲近大将军,都足够信赖,远远不是董卓可比的。这两人一动,北宫中的宦官必然大恐,只能够束手就擒。>
当然现在屯兵于河东郡的董卓自然也是要管一管,可下诏让董卓从河东郡退回三辅,令其驻军返回至关中长安城的上林苑之中。>
关中陈仓城中有皇甫嵩皇甫义真大军坐镇,长安城中有凉州名将盖勋盖元固坐镇,此两位将军皆为当世虎将,有此两人在,董卓也不敢放肆。”>
王允听完了荀攸的话,却是忍不住连连点起来了头。>
荀攸的这个计策实在是太过于精妙了,可谓绝伦。>
尤其是这两个人选,桥瑁和丁原两人,确实是目前最好的人选了。>
桥瑁是谁,当年太尉桥玄之子,桥玄是当年天下鼎鼎大名的名士,以刚正铁骨著称于世。>
桥瑁作为桥玄的儿子,乃是铁杆的激进派士人,素来反对宦官乱政,此番大将军若是征召于他,必然会立刻出兵相助。>
至于现任并州刺史的丁原,也是铁杆的大将军一派,>
丁原本是刘宏的心腹,曾经在刘宏开设的【天下三大书院】之一鸿都门学修习武道功法,实力颇为不凡。>
此前并州大乱之时,刘宏为了平定并州乱局,将丁原派到了并州,大肆招揽并州武者,很快就平定了并州乱局。>
之后组建西园军,作为刘宏最信任的心腹的丁原也是出力不少,派出来了张辽和张杨等人前来帮助。>
似乎看上去他对于刘宏忠心耿耿,应该更加亲近于宦官。>
但是必须弄清楚一点,他忠心耿耿的,可不是大长秋赵忠,中常侍张让等宦官,而是先帝刘宏。>
刘宏活着的时候,宦官就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刘宏的意志,丁原或许还勉强算是宦官一派的,但是随着北宫之中掌握天下的刘宏一死,宦官可就没有办法狐假虎威了。>
自从刘宏死后,何进招丁原,丁原果断地直接投入到了现在显然在朝廷上权力最大的何进的手下。>
刘宏一死,丁原肯定是要换个靠山的,他老大刘宏死了,那也没有办法,他再忠心也要换个主子。>
张让,赵忠两个宦官,何太后这一个孤儿寡母,和手握大权,人才济济,智计绝伦的何进,谁都知道选哪一个人,丁原也不蠢,立刻就选择了何进。>
现如今丁原已经从刘宏的心腹被延揽成为了何进的心腹,前番何进已经调动他到河内郡中稳定洛中局势。>
桥瑁和丁原,这两人的忠诚度不用说,都绝对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两人一个从兖州东郡出发直逼洛阳城东面的成皋县,旋门关。>
一个从河内郡南下进逼距离洛阳城只有一河之隔的孟津渡口。>
这两人的兵力配合上何进足以让洛中震动,别说是宦官了,就算是北宫中的何太后也绝对会大恐。>
说不定就能逼迫太后直接下诏诛杀宦官。>
至于让董卓返回长安城附近的上林苑驻扎,若是成了,也可借助于大汉名将皇甫嵩和盖勋的军队制衡那董卓。>
王允在听完荀攸的计策,却不由高兴地说道:“公达,此计甚是妙啊,真是完美极了,桥瑁,丁原一至,一个佯装攻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神话三国之人皇路】最新更新章节〖第533章 荀攸计策〗地址https://www.xddxs.org/276/276034/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