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许攸之计(1/3)
关西,河东郡一带白波军大乱,联合上了南匈奴的于夫罗单于作乱不已。>
关东这一边,叶天所发檄文,也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水面一般引发了渲然大波!>
无数对于董卓十分不满的刺史州牧太守都是磨拳擦掌。>
他们或是大肆征募士卒,或是在暗地里讨论着要不要对于董卓进行出手了。>
关东关西,皆是乱起,>
这已经是山雨欲来之前最后的黑云密布。>
只要是明眼人都是可以看出来,大乱已经是不远的时候了。>
董卓独夫之心,天下皆知。>
关东各地英雄,更是一心想要颠覆于他,无论是汝南袁氏的袁绍和袁术。>
无论是大将军何进派出来的张杨,王匡,鲍信等人。>
亦或者是各地的实权州牧刺史太守,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广陵太守张超。>
哪怕是如今尚在蛰伏中的曹操、刘备、孙坚等人都是对于心中他无比不满的。>
不管是为了匡正这天下,还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自己的势力壮大,董卓都是必须要灭亡的时候了>
很快在深秋的阴冷萧条之中,由东郡太守桥瑁伪造的檄文大肆传播,已经传到了洛阳,中原,河北,淮南各地。>
各地都是在讨论着,有人已经蠢蠢欲动,有人干脆是大肆开始了招兵买马,在打算讨伐会盟之类的事情了。>
而这其中,洛阳那里,几乎是许多的大人物收到了这封檄文。>
而洛阳朝中的百官公卿则是心情复杂起来,有人窃喜,有人战战兢兢。>
有人窃喜,自然是因为终于有人明目张胆站了出来,敢与董卓掰腕子了。>
洛阳城中的好些个官吏,从上到下,不少人,战战兢兢。>
却是害怕董卓的暴戾反应会波及到自己,尤其是被桥瑁用于伪造书信的三公三人,更是最为忧心忡忡。>
如今在洛阳城中担任三公的太尉黄琬、司徒杨彪、司空荀爽三人,无疑是最为担心的三人。>
这次叶天的檄文中为了壮大这讨董檄文声势,可是拿着三公做注脚的。>
这被矫诏的三人,可谓是躺着也中枪了,实在是无比的倒霉了。>
他们明明身在洛阳城中,什么事情也没有干。>
偏偏和这么一个事情就和他们三个人沾染上了一些的因缘,当然让三人无比难受。>
要知道董卓可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最近的洛阳城因为触怒了他而死的人并不少、>
众人都知道此事实际上和如今在洛阳城中的三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的,但三人还是不免有些畏惧。>
冀州渤海郡,一处府邸内>
一个俊朗的黑袍男子正坐在坐榻之上。>
有一身穿峨冠长袍的男子手中捧着一封书信正在读着。>
黑袍男子,听着,越发眉头则是紧紧地皱了起来。>
这书信上所写着的,正是最近天下都已经传的沸沸扬扬的所谓三公檄文了。>
“今有董贼犯上,挟天子而令群臣!>
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
坐食齐民,厚禄高官,皆分子姓。胁肩谄笑,武断朝堂,天地晦盲。>
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
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
檄文到日,可速奉行,移檄州郡,咸使知闻。>
昔诸吕为乱,平勃奋起;莽逆篡朝,窦融忧心。盖因其忠臣不发,则社稷难安。>
西凉董贼,尝自称忠良之臣,虚伪示人,然一朝得势,历观载籍,暴逆不臣,贪残酷烈,於卓为甚:>
擅行废立,鸩杀太后;残虐百官,荼毒百姓……”>
此刻这长袍男子所念诵的,也不必多言,更是之前叶天和卢植,蔡邕等人联手所书写的,讨伐董卓的檄文了!>
文章的一开头便写的是董卓之恶毒,把董卓进入洛阳城后的诸多罪过都是写上了一遍。>
主要是擅行废立,鸩杀太后,秽乱宫廷,挟天子而令群臣之类的事情,也算是文采斐然,但是听得男子却是眯起眸子,有一些凝重。>
“…………南连徐扬,北尽幽冀,铁骑成群,玉轴相接。兖豫红粟,仓储之积靡穷;黄河黄旗,匡复之功何远?>
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
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接下又是一番吹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神话三国之人皇路】最新更新章节〖第564章 许攸之计〗地址https://www.xddxs.org/276/276034/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