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符拉迪沃斯托克(3/4)
“战争时期,我知道!”安德鲁打断伊戈尔,“我是学桥梁设计的!我没用过这玩意!”
“米哈伊尔是学国际关系的。我……我小时候还什么都不想学呢。但是记住,没人想让你去阵地上,没人想让你为国家什么的死在那里。你要去,你要用它。”伊戈尔拍上那支□□,“而且你要把它带回来,你可以受伤,爱莎会帮你。保家卫国的人都是英雄,你已经是了。活着回来的两倍的英雄,这不是什么本质性飞跃。你去阵地上,小心点,勇敢些。□□,我都会用,比□□简单安全。”
安德鲁仰起圆圆的脸,他觉得伊戈尔的眼睛特别蓝。
“你忍心让你最喜欢的小阿廖沙一个人在阵地上吗?”爱莎再次路过,搬着一个热水盆。
米哈伊尔拄着拐杖转过身,敬礼,“少将,我是萨布林中尉,负责铁路转运,您没锁门,我就进来了。我在找您。”他耸了耸肩。
默罕少将看看米哈伊尔的右腿,就没再正眼看他,而是坐到了座位上,“沙盘有什么好看的,你们应该把战况记住了。”
“您的近卫第集团军位置不对,我帮您重新摆了一下,他们已经进入乌克兰了。”米哈伊尔觉得那股视线落在自己身上,腿上,他觉得很难受,在默罕少将看不到的地方,他慢慢攥紧拳头。
默罕抬头瞧着这个在自己办公室里乱动的胆大包天的中尉,他掏出□□,严肃地审视起这个年轻人,“萨布林中尉,我可以以间谍罪逮捕你。”
“少将!”米哈伊尔顿了顿,“您真的不认识我?我们两年前还参加过伊万的生日宴会呢!” 他做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夸张极了。米哈伊尔根本不认识什么伊万,他随便编了个常用名,少将肯定认识某个叫伊万的家伙。“当时还有人给你带了乌拉尔山区特产,是一种很轻的藤条筐。”
“年轻人,你一定记错了,我没参加过什么生日宴会。”默罕少将举起了□□,双眼向右上转动,他在搜索记忆。
“您一定记得,好好想想,您当时还抱怨您的□□上膛时不润滑呢。我那时在角落里,都没大敢和您说话。”米哈伊尔掏出拿包烟,递过去,“你要抽根烟吗?”
“好了,萨布林中尉——”少将收起□□,坐下翻动一个皮面的记事本,“对,我知道了,你是调来负责铁路运输的,别废话了,拿着这个走,今晚装车出发。”他把厚厚一摞表格拿出来,递给始作米哈伊尔。那上面密密麻麻的,一行又一行,全是原料名和派送信息。“怎么了?”见米哈伊尔还没走,少将催促道。
“美军援助的-,这次一起调运行不行。”米哈伊尔把厚厚的表格翻到需要签字的地方。少将没回答,只抬眼望回去。米哈伊尔低了低头,“我哥哥是-驾驶员,在库宾卡受训。”他一般都对伊戈尔直呼其名,所以说出哥哥两个字的时候别扭极了,简直就好像喊别人为“我丈夫”或者“我妻子”似的。
少将安安静静地看了米哈伊尔一会儿,缓缓拿起笔,在白纸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字母稍稍有些倾斜。
“如果你能安排,就一起运,铁路上所有的东西都是运送越快越好。”少将把表格递了回来。米哈伊尔没想到对方答应的那么快,他本来打算演一场那种“清理勋章”一样的大戏来说服少将签字,那种跃跃欲试的神色还挂在他挑起来的眉梢上。他最后只能呆呆地点点头。“补给都是以命换命,你来决定吧。”
米哈伊尔出门时抬了抬头,他只看到低矮的天花板,没有看到蓝天,哪怕灰蒙蒙的天空也没看到。他可以在这列火车上寄出地方来放一架拆开后的-,这一点毋容置疑。同时他也可以在挤出来的这块地方放别的东西,比如最简单的,沿途可能补上来的粮食和燃油,或者衣物,纱布,医疗用品,抗生素。
他救过人,他开枪杀过人,用刀子杀过人,他差点被别人弄死过——这是他第一次非本能的面对生死问题。也许一袋土豆能支持一个小队一周作战,一桶燃油能让一辆军车撤回更多士兵,一片药能救活一个感染的人,被救活的人又……这样环环相扣。他曾经是前线上的棋子,今天,少将抛给他一个选择,他突然成了一位棋手。
不管他怎么做,有一些人的姓命就悬在他这里。那些人不是棋子,他们是别人的父亲,别人的战友,别人的哥哥或者弟弟。米哈伊尔回到阿纳托里的吉普车上,一言不发,脑袋靠上柔软的座位后背。
“呼——”
阿纳托里扭过头,颇为担忧地看着后座上的米哈伊尔,“您还好吗?”
“这可真麻烦……”米哈伊尔把手盖在额头上,疲倦地挡住眼睛。一个人的死是死亡,很多人的死亡是数字。他这么想着。他长长地叹了口气,把签字后的文件攥在手心里,还在犹豫。
他重新展开那些文件,看着一行又一行的数据。四吨生铁,八吨铜将被远远的送到伊热夫斯克兵工厂,由男女工人们彻夜加工处理,变成枪管,或者坦克,再送到前线。那些男女工人们有着布满红血丝的双眼,疲惫而焦灼,等待他们的丈夫,或者儿子从前线回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蓝天碧海[二战苏联]】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章 符拉迪沃斯托克〗地址https://www.xddxs.org/309/309561/7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