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取暖神器(1/2)
苏青媖和鲁氏在寨子里转了一圈,算是知道了寨民们冬天都是怎么取暖的。>
每个人家里都是火盆火桶火篮子这一类取暖工具。>
冬天一到,把火盆往屋里一搬,全家人围坐在火盆前取暖。>
火盆是用黄泥土反复摔打揉制而成的,冬天一到,在火盆里放入木柴或木炭,借着火盆里燃烧的热气来取暖。有些火盆有盆沿有些没有。底座则是三足或是四足的。>
苏青媖还看到有些寨民会在火盆外面,嵌上一个木架子,方便搬运,也可以搁点东西,杯子之类的。>
有些寨民会把火盆做高做大,做成火桶样式,上面加上隔栏,人可以坐在上面取暖。>
如果需要在外面走,就提着火篮子,把火盆放在篮子里面,篮子用竹子或是木材编制而成,边走边提溜着走,妥妥的行走的取暖工具。>
跟富贵人家抱在怀里的手炉和汤婆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苏青媖没看过这些,在寨民的家里看得津津有味。>
大山里的寨民们为了取暖,也是想尽了各种办法。>
鲁氏很感兴趣,看得非常仔细。马上就想到泥瓦匠和木匠家里,准备给一家人也做几样取暖用的火盆及各种工具。>
苏青媖拉住了她。>
两人回到家里,苏青媖画了几张图,让她去找泥瓦匠和木匠做。>
火盆里不管是烧木柴还是木炭都有烟气,放在屋里,烟熏火燎的,一是呛人,二是容易二氧化碳中毒。>
小宝还小,她得排除掉这些潜在的危险。>
看着小宝因为长冻疮都不往屋外跑了,苏青媖看着他扒着门框往外看,心里很是难受。>
孩子很听话,自己也知道往外跑,手会痒,会难受,大人说不能往外跑就安静地呆在屋里。>
小宝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她不能让他一整个冬天都关在屋里。>
而且这大山里,屋里屋外几乎一个温度。不能让孩子一直呆在床上。>
苏青媖便又找了泥瓦匠,让他带几个人过来做炕床。>
家里不止小宝,其余人也是没有一个是在大山里生活过的。这大山里冬天不仅冷,还又潮又湿,怕大家受不住,苏青媖便打算做炕床。>
寨子里的泥瓦匠带着家里的两个半大小子,及寨子里的几个有经验的老人都到了。>
苏青媖的事大家都很是放在心上,一听她家里要做活,寨子里能上手做泥瓦活的人都到了。>
一听做炕床,大家教懵。>
没做过啊。>
再一听像火桶一样,底下能烧火,上面能睡人,好像听明白了。就是把火桶做大一点呗,坐着取暖变成睡在上面取暖呗。>
不对,能做成可以在上面睡觉取暖的火桶?>
个个都来了兴趣。>
忠寨主百忙之下都小跑着凑了过来。>
苏青媖便笑着解释:“不叫大火桶,叫炕床。咱们南方取暖用火盆火桶火篮子,北方都是在屋里砌炕床,冬天就一家人坐在炕床上取暖。”>
“炕床中间挖有烟道,有灶口和烟口,灶口烧柴,烧柴产生的烟和热气呢,就烘热整个炕,使炕产生热气,达到取暖的目的。而烟呢就从烟口通过烟囱排出室外。”>
经她这么一说大家就都明白了。>
这个东西好啊!>
那火桶只能坐一个人,家里人多的,得做不少个。这要是能做成一张那么大的火床,一家人都能坐在上面,多好啊。>
睡觉都能暖暖和和的,不用担心火盆里面柴火烧没了。也不用担心屋里有烟气呛人。>
这个好!>
纷纷围上来问怎么做。>
苏青媖便把图纸给了泥瓦匠。图画得清晰明白。泥瓦匠一看就懂了,立刻就着手开工。>
其他心动的寨民一看,炕还要连接土墙。他们家都是木头房,看来是做不成了,很是沮丧。>
苏青媖便说道:“炕不一定要连着墙。木房子也能做啊。”安抚道。又画了一个图,解释给寨民们看。>
等于是在木房内单独做一个很大的火床,用泥做的,而不是用木头。>
但是要砌烟道烟囱。而且有个好处,灶门不一定要砌在屋外了,砌在屋内也可以。半夜不想出门往灶口添柴,可以把灶口改在屋里。>
还可以在火床上连接一根烟道,和火盆架子连在一起,火盆架子也用泥砌,把它固定在屋里,把灶口砌得远离床。这个泥砌的架子上架火盆,灶口连接火盆再通过火盆的烟道,传到炕床上。>
这就不需要把炕床挨着墙砌了。>
苏青媖在寨子里走了一圈发现,寨子里都是木头房居多,有些人为了冬天取暖,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儿子他爹挂了】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九十五章 取暖神器〗地址https://www.xddxs.org/330/330141/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