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三队伏击(1/2)
比如说,在原来的预案中,只是说到了地方游击队和武工队要配合这次行动,但没有坚壁清野。>
在这次讨论中,就说到了这个问题。>
因为当鬼子没有供给的时候,他会向周围的村庄去抢粮,就需要发动百姓坚壁清野。>
这样才能够不给鬼子,任何的立脚之地。>
方案明确之后,所有精干人员,当天就马上行动,奔赴各目标。>
两个主力团的剩余官兵,也开始下山,一个往东,一个向西,做好随时支援,各个小分队的工作。>
实际上,就是六条马路,每条一百个精干队员,他们的任务,就是打了就跑,不和敌人做过多的纠缠。>
分区王司令员,随老虎团行动,而燕子却去了特务团。>
两个主力团,还建立了观察所,随时把情况,报给指挥部的领导。>
因为鬼子在沙镇的旅团,有六千多人,他们的给养,几乎天天都有运送。>
所以,第二天上午,在高处的观察哨,就给随团部行动的王司令,送来了鬼子一个小队,押运给养的报告。>
在这条马路上,正是有抗大的一个中队把守。>
为此王司令和团长,又马上组织了第二个精干团队。>
一旦抗大中队,没有完全销毁给养,这个精干小队,就进行第二波攻击。>
抗大中队,一百号精干队员,对付一个小队的鬼子,应该是绰绰有余。>
但是他们的任务,不是和敌人纠缠,而是销毁给养后。马上撤离。>
因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一旦运输队得到支援,抗大中队就有被追杀的危险,这样就完全失去了之前的战略目标。>
抗大中队,在发现鬼子后,已经在事先选择的伏击地就位。>
对于鬼子来说,这些天几乎天天,给驻守沙镇的鬼子运送给养,中间遇到过当地游击队的骚扰之外,根本没有大的损失,所以一个小队的鬼子,完全可以担当任务。>
当鬼子运输队进入伏击圈,抗大中队的火力全部开火。>
鬼子小队遇到伏击,马上卧倒寻求还击。>
可这个时候,只见伏击队员的火力,转到了鬼子大车的马匹上。>
同时两个掷弹筒的炸弹,也在鬼子的运输车辆上开花。>
仅仅开战十多分钟,鬼子运输队的马匹都被全部击毙。>
而运输车上的补给,也被掷弹筒炸的是满地都是。>
当鬼子发现给养被毁,刚刚组织起有效反击的时候,中队长却一声令下,撤出了阵地。>
在观察所观看整个战斗的王司令,发现鬼子给养被毁,中队及时撤离,直夸抗大一中队打得好。>
当天在东线的燕子,就收到了西线老虎团发来的信息。>
为此,她召集特务团的主要领导,就这个事情,做了充分的交流。>
大家一直认为,敌人在西线受到打击,下一步一定会加大力度,在东线出手。>
为此,东线特务团做了如下准备。>
他们连夜给三支精干的阻击中队,送去了炸药包和地雷,这些主要是考虑到,东线接下来,每个精干中队,所要遇到的鬼子,就不会是一个小队,可能是一个中队,甚至是一个大队,都有可能。>
为此,和西线交流后,让军区最好能够多支援一些地雷。>
到了第二天,在观察所的燕子,就发现一个大队的鬼子,带着粮草,从县城出发,气势汹汹的顺着马路,向着沙镇奔来。>
这一次,鬼子有一个装甲车开路,后边五辆汽车运输辎重。>
鬼子从县城出发,燕子根据他们的速度,要在天黑才能够到达沙镇,为此,她调集了其它两个中队的精干队员,全部来到此路参加战斗。>
而伏击的地点同样选择在山下的一个高坡上,最主要的弱点就是这里比较开阔,在伏击之后,更应该快速撤离。>
为此,燕子给突击队提出的任务是三分钟,时间一到,马上撤出战斗,进入第二个伏击点。>
因为,这条马路,沿山而行,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字,伏击团队,只要上山,就可以很快到达第二个伏击点。>
而特务团的预备队,也全部来到山中,作为接应。>
因为鬼子有装甲车开路,所以,突击队事先在马路上埋好了地雷,其主要目的,就是炸毁装甲车的履带,阻击其继续前行。>
当这些都准备完毕后,燕子说自己要留下来,和这些伏击队员,一起战斗。>
可是她的提议马上被特务团的所有领导给予了否决,大家认为,她留下来无济于事,因为战斗仅仅只要三分钟,就要撤离,他留在这里意义不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故乡的龙】最新更新章节〖第224章 三队伏击〗地址https://www.xddxs.org/335/335267/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