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 禁烟(2/3)

l;/br&g;

“去年(1838),英国驻印海军司令马塔伦(ailad)率领军舰两艘,在虎门外海炫耀武力,有意递交没有‘禀’字的文书。剑功兄,你是知道的,‘禀’是下对上的文书,外夷使节,都要用的。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代表制台大人拒收。马塔伦又节外生枝,说有清军盘查时言语间辱及他的母亲。”

楚剑功道:“外夷文书用不用‘禀’字,西人看法不同,

争执起来还有由头,可是,士兵言语辱及家人,怎么可能,这是绝对的找茬了。邓制台和关大人怎么应对?”

“关天培大人担保‘无知小卒妄言’,不了了之。这本来也没什么。但马塔伦分明是炫耀武力,邓廷桢却故作不知,在邸报中一句不提,只是大谈退回了‘违例文书’,维护了体制。这不是欺上瞒下吗?”

楚剑功道:“我看,未必是欺上瞒下。兄弟你常年在西洋,知道英国人一向的行事作风,知道马塔伦是炫耀武力。可在邓廷桢大人看来,天下哪有敢向本朝炫耀武力的蛮夷啊。在他眼里,还是文书用不用‘禀’字更为重要。”

“兄长你说得对,我们还是要把英夷的情况,详细的和诸位大人分说分说才好,不然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要对付的,是什么样的敌人呢。”

两人走了一段路,楚剑功突然说道:“兄弟你等我一会。”说完,转到路边的一家店铺中去。李颖修一看,这店铺自己还熟,是十三行下属的产业,主营瓷器和象牙雕,以及古董字画等等,也售卖书籍。不一会,楚剑功走了出来,手上抱着一大摞纸。

楚剑功走近了,便道:“《中国从报》《澳门月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有澳门出的,也有广州本地印刷的,林大人让我们这些通译,注意收集这些西洋人的报纸上的信息给他。”

“那林大人对英国的态度,应该是有所了解了。”李颖修顺口说道。却不料楚剑功脸色一变。

“林大人……”楚剑功斟酌着措辞,“是个好官。”

李颖修偏了偏头,看着楚剑功:“剑功兄还是这样小心翼翼?这里又没有旁人。”

楚剑功往周围看了看,最近的路人也在几十步开外,便小声说道:“兄弟,你我认识多少年了?”

“六年了。”

“可我还不知道你是哪人呢?”

“我不是说了嘛,我是欧洲出生的,祖籍江浙,但出海已经数代,老家是再也找不着了。”

“几年前我一见你,便与你意气相投,我总觉得,你不是这个时代的。”

“剑功兄说笑了。我在海外长大,自然和清国本地人不大一样。倒是剑功兄你……”李颖修反守为攻。

“我怎样?”

“剑功兄虽然自称出生在欧洲,长在湖北,令尊又是湖广名儒,可是,恕兄弟冒昧,兄长才是和这大清朝格格不入,而且,十余年没有出海,却对天下之事了如指掌。”

现在轮到楚剑功解释了:“俗话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我也是从书中看来的。”

“喔,不知道大清之下,居然还有这等奇书,不知道这书叫什么名字。”

楚剑功把手中的《中国丛报》等向李颖修一晃:“就是这些西洋人办的报纸啊。”

“剑功兄在湖北也能看到这些报纸?”

楚剑功正要说什么,这时,几个路人慢慢走了过来。

两人不再说话,继续往前走。

楚剑功说:“待会见了林大人,就不要扯这些了。”

“这我自然理会得。”

两人很快,就来到了两广总督署衙。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来广东禁烟,一直住在总督府里。

楚剑功作为林则徐的幕僚,也不用通报,直接带着李颖修就进去了。

来到一处书房,林则徐正坐在里面,楚剑功便向林则徐引荐李颖修。

李颖修要下拜行礼,林则徐一挥手:“今日私宴,李公子不用多礼。”

三人落座,林则徐便问些“在欧洲跑船,生意如何?”之类的闲话,李颖修恭敬的一一作答。

“李公子常年在蛮荒之地跑船,倒也辛苦,钱挣得不容易啊。”

“林大人,您看这座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1839】最新更新章节〖9月6日 禁烟〗地址https://www.xddxs.org/38/38842/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