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2)
所以,虽然城高墙固,兵精粮广,蒙古人一时未能攻克讹答剌城,但是蒙古军队的进攻带给讹答剌军民的震惊是巨大的,尤其是蒙古军的新式武器——火药武器的使用带给讹答剌人的震惊和恐惧,那简直是无法形容!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蒙古人怎么会使用火药武器?火药不是汉族的发明吗?
你可别以为蒙古的铁骑只会在草原上奔袭。哈十八免费小说同西夏和金国打了那么多次仗,他们早已学会了如何打阵地战,如何攻城。排兵布阵,攻城略地,在他们来说早已是不在话下。而且这次听说成吉思汗亲率20万大军西征花剌子模,大将木华藜从金朝前线给大汗送来了5000人的中原工匠以及一些先进的攻城工具。这无疑是极重的一份厚礼。
说实话,虽然当时世界战争还处于冷兵器时代,但是当时的中国俨然已经一只脚跨进了热兵器时代,当时的中国,火药武器已经是高度发达。
自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发明之后,火药与军事的联系日益紧密,各种火药武器也随之发明。利用火药武器来攻城,在中原地区已是广泛运用。蒙古军队大肆侵略中原,攻西夏,战金国,侵南宋,与各**队交手无数,早已学会了攻城战法和火药武器。
这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火药武器,对于中亚的花剌子模国人来说,完全是一件陌生的东西。因此,当攻城的蒙古军士首次使用这种先进武器攻城时,讹答剌人惊得魂飞魄散。
围困日久,城内人心惶惶,军民士气低落,讹答剌人的处境变得绝望起来。
这时,讹答剌的另一员大将哈喇察扛不住了,他劝“也拿勒索”先生投降,把城池献给蒙古人,让蒙古人饶了他们的性命。“也拿勒索”知道自己是引起战争的罪魁祸首,投降肯定是死路一条,坚决不肯投降。当然,理由不能说出来,他冠冕堂皇地对哈喇察说:“如果我们不忠于我们的国王,我们如何为自己的变节辩解呢?我们又拿什么理由来回复穆斯林的谴责呢?”这理由多么崇高,要是不了解“也拿”先生的前因后果,你一定会认为“也拿勒索”是一个爱国忠君的伟人。其实,世界上的事情大多是这样,冠冕堂皇的话语后往往有见不得人的**。
但是哈喇察可不愿意做替死鬼,他要逃跑。当天夜里,他率领自己的那一万人马打开城门准备冲出蒙古人的包围圈,找一条活路。但是,他刚刚打开城门往外冲,蒙古人就顺着打开的城门往里冲,结果你就想得到了,蒙古人冲进了城里,而蒙古铁骑一旦冲将起来,谁人能挡?
伟人列宁曾经说过一句话:堡垒总是最容易从自己内部被攻破。想想也是,灭掉强大得不可一世的苏联的,不是美国,而是苏联自己。
而同一个道理,国民党也是自己灭掉自己的,连老蒋自己都说“我不是被**打败的,我是被国民党打败的。”
蒙古人围攻了几个月之久都没能攻破的城堡,一下子倒叫花剌子模人自己给打开了,这真的是天上掉馅饼的美事!蒙古人喜出望外,抓住机会,如饿虎扑食,直扑城内。于是一番厮杀,杀他个措手不及,不仅大获全胜,而且也抓住了准备逃跑的哈喇察,俘虏了他的军队。
蒙古士兵把哈喇察带到了察合台和窝阔台面前,哈喇察请求投降,察合台说:“你不忠于自己的主人,我们又怎么能够指望你忠于我们呢?”于是把哈喇察和所有士兵全部杀掉。
蒙古人用刀来欢迎敌人的“叛徒”。在重血性的蒙古人那里,无论哪一方面的叛徒都是可耻的,这是蒙古人处理叛徒的独特做法。例如,王罕之子桑昆的马夫阔阔出,因为让他的主子死于荒野,被成吉思汗处死。又如,成吉思汗的劲敌札木合的几名背叛者来投成吉思汗,被成吉思汗砍头以作为他们的劳苦之报。相反的是,泰赤乌部纳牙阿,劝其父兄放掉被他们捉住的首领——成吉思汗的死敌,倒因此受到成吉思汗的嘉奖。这与咱们汉人的思维有所不同。汉人讲究的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者择主而事。遍观一部《三国》,无数的将领不断地跳槽,改投他主,直到找到自己中意的主子为止。例如,刘备先是依靠幽州太守刘焉发的家,其后投中郎将卢植,再其后,靠曹操,投袁术,依刘表,直至自己扯起大旗单干。又如,五虎上将之一的赵子龙,初在袁绍帐下,后来弃袁绍而投公孙瓒,最后为刘备效忠卖力;谋臣荀彧,旧事袁绍,后弃袁绍而投曹操;智谋贾诩,先事李傕,后为张绣用为谋士,最后为曹操重用;虎将太史慈,先在扬州刺史刘繇手下效力,后为江东“小霸王”孙策重用;大将徐晃,初为杨奉所用,后改投曹操。这样的事例简直太多了!而以多数人的眼光来看,这些人并没有什么可过多指责的。
由于哈喇察的逃跑,蒙古军队得以顺利地占领了讹答剌的外城,他们把城内的居民统统赶出城外,大肆掠夺财物。“也拿勒索”先生则带着两万人马躲进了内城,死亡已经不可避免,他们决定和蒙古人以命相搏,他们每一次派出50人冲出内城和蒙古人厮杀,拿身子去拼刀枪,给蒙古人带来了极大的伤亡。这样,在内城他们又坚持抵抗了整整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成吉思汗家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蒙古西征纪实】最新更新章节〖31〗地址https://www.xddxs.org/41/4168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