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1/2)

至于德国人派出了多少援兵,历史上没有记载,但是,欧洲历史书中说捷克国王维亚切拉夫派出的援军是四万步兵,六万骑兵,共十万人马。这可能是吹牛皮的,小小的捷克是没有这么多兵源的,他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们认为要是亨利等这么多人马来了在和蒙古人交战,那胜利就会是他们的。这样说,多少有点意淫的味道。美国历史学家贝文·亚历山大在《统帅决胜之道》中说捷克国王的援兵大约是五万左右,这大概是比较准确的。因为拜答儿在消灭亨利二世之后,还主动进攻捷克,可见捷克人兵马不多。

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大敌当前,欧洲所有的力量都联合起来,决心和蒙古人决一死战。

按照道理,亨利应该就地等待支援,等所有的兵力集中之后,再和蒙古人交战。亨利现在只有自己残存的一点波兰骑兵,此外还有德国条顿骑士团和法国圣殿骑士团,欧洲历史学家说亨利的总兵力大约有三万,但是其他有人认为亨利自己就有三万人,加上条顿骑士团的人马,大约在七万左右。

之所以亨利的士兵数量有这么大的出入,主要是欧洲人要竭力说亨利人少,他人少失败是正常的事情;而说有七万的往往要强调蒙古人厉害,三万人马就消灭了对方七万人马。哈十八免费小说不管怎么说,亨利的部队在总数上还是超过蒙古军队的。

这些人马中,波兰士兵的战斗力不是很强,但是前来支援的条顿骑士团和圣殿骑士团是欧洲三大骑士团中最著名的两个骑士团。其战斗力很是强悍,德国人的战斗力想必大家应该很清楚的,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他一个国家就打遍欧洲无敌手,甚至还敢侵入苏联,要不是美国人帮忙,只怕整个欧洲都成了德国人的地盘。

有了这么多人马,亨利还是不稳心,他怕呆在西里西亚的中心城市莱格尼察被蒙古人包了饺子,因为蒙古人攻城实在太厉害了,欧洲还没有一座城市能够抵挡得住蒙古大军的抛石机和攻城锤。

于是,亨利决定出城迎战蒙古人,他有三个打算,一是和蒙古人打一仗试一试,说不定自己能够打得赢他们,毕竟自己的人马比他们多得多;二是在野外打仗,即使打不赢也可以逃跑,好歹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呆在城里城破之后肯定是死路一条;第三,他知道捷克国王已经带领支援部队来了,他想半路上去接他们,好早点汇集在一起抵抗蒙古人。

心急吃不得热豆腐,这句古话一点都不错。要是他等一会,等到捷克援兵到来,这场战役的胜败就不一定了,因为,那里还有至少五万人马,蒙古人和这么多人打,那结果就不一定了。

公元1241年4月9日早上,亨利二世率领大约七万部队,在波兰西边的城市莱格尼察城中举行宗教仪式之后,出城迎战。

在亨利二世率领部队通过城市街道时,出现了一件事情。突然从圣玛丽教堂上掉下来一块砖头,差点砸到亨利二世的头上。大家认为这件事情很不吉利,大家劝他不要出发,但是,好强的亨利二世认为不该迷信,还是出发了。

当亨利行至距离利格尼茨不远的瓦尔斯塔特荒原时,发现蒙古人已经在那里等候他们了。看到蒙古人之后,亨利把队伍列成四个中队,他亲自指挥第四中队,第四中队有最精锐的条顿骑士团和圣殿骑士团,他们是是亨利大公麾下最精良的部队。

波德联军和蒙古人在离莱格尼察城约10公里的平原地带上对阵,这就是后来闻名于西方历史的被称为莱格尼察歼灭战。

在这场战役之前,我们要来介绍一下欧洲骑兵和蒙古骑兵的区别。

当时,欧洲的骑兵都是重装甲骑兵。重装甲就是把人和马用厚厚的铠甲包裹起来。包裹到什么程度呢?我们有句俗话,叫做武装到牙齿,就是这个味道。欧洲重骑兵用坚固的装甲,把自己全身完全覆盖,甚至连眼睛也完全防护。

首先是一件保护身体长袖锁子甲,头上也要戴上锁子甲防护帽,还要戴上铁面罩。头和身体保护好之后,他们还要系上锁子甲裹腿,好保护脚。这种装备有点像航天员穿的航天服。这样一套铁盔甲有多重?不知道吧,64斤!

你不要以为骑兵的负重就是这些了,这还是保护装置,打仗还要有武器,他们右手还要拿着长矛和大刀。有点像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和张飞的丈八蛇矛。另外左手还要拿着沉重的盾牌。这样一下来,欧洲骑兵每人大概要拿起一百五六十斤的东西,没有一般的体力那是很难胜任的。

骑兵还不是最吃亏的,最吃亏的还是他们的战马。欧洲的重骑兵的战马是专门饲养的,只有专门饲养的马,才驮得起这么重的东西。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这些欧洲人怎么这么傻?这种笨重的装备有什么用啊?用这样一个兵种来作战啊,这不是自取灭亡吗?

其实,他们这样做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主要是和他们的作战方式相关的。

你想想,这么重的人马,向敌人冲过去的时候,不说刀子砍死对人,就是撞也会把敌人撞得落花流水。可以说,凡是被他们撞上的人马,没有一个人不被他们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成吉思汗家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蒙古西征纪实】最新更新章节〖74〗地址https://www.xddxs.org/41/4168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