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62章 轩辕庙古枣园(2/3)

被崇祯废为庶人关在凤阳高墙内。

不过朱慈烺监国后,唐王朱聿键的命运有所改变,崇祯只是呵斥他一顿,并未废除他的王爵。

在李岩和流寇大战期间,这货也要率兵出城剿匪,却被李岩拒绝。

开玩笑,唐王能不能剿匪还另说,万一被流寇给反剿那就玩完了!

听到福王满门被屠杀后,唐王朱聿键立即老实下来,在也不整天逼逼去剿匪!

只有璐王最轻松,他此时已经在秦淮河畔抚琴陪美女吟唱!

其实唐王朱聿键在众多藩王中是最出息一个,若把他和福王朱由崧位置调换一下,可能南明还能多维持几年。

可惜落在郑芝龙这个没有雄心大略的海盗手中,让他空有报国志却无法施展!

目前福王被杀的消息可能还未出河南,若大明其他藩王得知福王下场,不知道他们会作何感想。

崇祯十年五月二十七日,崇祯率领一万大军离开洛阳。

得知皇太子要率军离开洛阳的消息,全城百姓纷纷出门想送。

洛阳南门城里城外都是相送的百姓,他们站在马路两侧高呼皇太子千岁。

很多百姓眼中都含着泪水,还有一些百姓更是放声痛哭。

是皇太子让他们有饭吃,也是皇太子给他们分田地改变他们生活,百姓怎么会不感动呢!

洛阳知县朱之洪,河南府信任知府张广起,洛阳新军统领杨国,驻军千总张煌言等都在送行的队伍中!

三千虎豹骑骑兵在前开局,朱慈烺马车居中,后面是七千威武营将士。

他们个个盔明甲亮怀抱煌明步枪,整齐端坐坐在四轮马车之上。

在队伍后面还有一辆辆装满粮草和军需物质的四轮马车。

看到洛阳百姓如此热情,朱慈烺心里很是感慨,他走上马车顶端,频频向送行的百姓和官员挥手示意!

看到皇太子出现,站在路边相送的百姓立即跪倒高呼:

“皇太子千岁千千岁!”

“明军威武,威武威武……”

曹变蛟常年剿匪,他们以前所到之处百姓都是唯恐避之不及。

沿途州府担心军队扰民甚至不让大军入城,有时没有补给将士们都要饿肚子打仗……

他何曾见过如此热情的百姓,眼前情景似乎让他感觉仿如隔世!

“老天,这就是民心所向吗?若大明百姓都是如此,何来流寇作乱?

皇太子铁腕进行土地改革和全力救灾,虽然让他背负不少骂名,可同时已经让他深入民心,看来皇太子是正确的,大明中兴可期……”

曹变蛟低声喃喃自语同时,突然又想起京师那位九五之尊崇祯皇帝!

如果崇祯皇帝看到洛阳百姓欢送皇太子的盛况,不知道他会有何种感想……

随着队伍渐行渐远,百姓欢呼声也越学越弱。

可出城三里依然隐隐约约能听到皇太子千岁的高呼声!

不但朱慈烺内心澎湃,全体将士心中都深感自豪与骄傲,这是百姓对他们和皇太子的拥护……

大军都是骑兵和四轮马车,朱慈烺并未选择近路走后世平顶山入南阳,因为都是山路不利于行军。

而是选择走郑州入许昌,漯河,周口,驻马店进入信阳。

这一路几乎都是平原,也是河南粮仓,刚好看看田地庄稼长势。

大军一路浩浩荡荡过偃师和巩县进入郑州境内,下午就离开郑州,天黑前进入新郑黄帝故里附近。

朱慈烺传令,队伍在轩辕庙前皇帝古枣园附近安营扎寨。

让满义负责安营扎寨之事,朱慈烺准备去祭拜一下老祖宗。

作为华夏子孙大明皇太子,朱慈烺路过黄帝故里岂能无视老祖宗存在!

他在胡宝岳洋曹变蛟等一百多东宫亲卫保护下步入传说中的皇帝古枣园!

苍苍古枣繁,人道自轩辕。

苗裔传根脉,枝柯遍宇寰。

金秋多赤子,铁干有龙颜。

风送钧天乐,欣然草木间。

黄帝古枣园位于河南新郑西南方,面积约680多亩。

相传为轩辕黄帝带领群臣栽植枣树的地方。

枣园内到处都是粗大参天古枣树,很多古枣树龄都在数百年以上。

进入古枣林不久,朱慈烺他们走进一个亭子,此亭名为二仙亭!

穿过二仙亭,一行人来到皇帝观枣台,再往前走不远就到轩辕庙!

黄帝观枣台位于古枣园西南部茂密的枣林中,是一个碉堡式的建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