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篇 平人气象论(2/3)

容脉来沉实,如石沉水中。

8代:指软弱之极而无胃气之脉。

9宗气:水谷所化之精气,加上肺吸入之清气积于胸中,为脉气之宗,故称为宗气。

10寸口:寸、关、尺这里指三部脉。

中手:这里指脉气息应乎而言。

不间藏:间藏,指疾病以相生的方式传变。不间藏指疾病以相克的方式传变。

解:特殊异常之义。

颈脉:指人迎脉,即颈动脉搏动处。

目裹:指上下眼睑。

卧蚕起之状:指蝉蜕皮后的润泽光亮的样子。

黄疸:病名,多由湿热或寒湿引起。

胃疸:疸通“瘅”,热的意思,胃疸即胃热病。

未有脏形:指没有出现相应脏腑本身应有的脉象。

脉瘦:瘦,即细小;脉瘦指脉象细小。

太阳:主正月、二月。

少阳:主三月、四月。

阳明:主五月、六月。

琅玕:指玉石。

喘喘:形容脉来如喘气急促的样子。

厌厌聂聂:形容脉象轻薄流利。

如落榆荚:形容脉象轻浮和缓。

如循鸡羽:形容脉象涩而往来艰难。

招招:形容脉象柔弱和软。

如鸡践地:形容脉象从容和缓,如鸡踏地。

如鸡举足:形容脉象疾速。

如鸟之喙:形容脉象如鸟之喙,坚实迂曲。

如鸟之距:形容脉象如鸟之距有钩之义。

如屋之漏:形容脉象如屋漏水,点滴毫无伦次。

如水之流:形容脉象如水流,去而不复返。

辟辟如弹石:形容脉象坚实。

【译文】

黄帝问道:无病之人的脉象是怎样呢?

岐伯答说:无病之人一呼气一吸气,叫做一息。另外,吸终到一呼开始的交换时间这是闰以太息,共有五次搏动,叫做无病的人,气脉跳动两次,一吸气脉也跳动两次。通常用无病之人的呼吸情况,来调候病人的脉息,医生无病,所以可以调匀自己的呼吸以候病人的脉搏次数,这是脉诊的法则。

人一呼,有病的人脉只一次跳动;一吸,脉也一次跳动,这是气虚的现象。若无病的人一呼,脉就有三次跳动,一吸,脉也有三次跳动并且躁急,尺部皮肤发热,这是病温。尺肤不热,脉搏往来流利的,这是风病。若人一呼,脉的跳动在四次以上的必死,脉搏中断不复至的必死,脉搏忽慢忽快的也是死脉。

人的正常脉气,是来源于胃的,胃气就是平人脉息的正常之气,人的脉息如无胃气,叫做逆象,逆象是能够致死的。

春脉,弦中带有冲和的胃气,叫做平脉;弦多胃气少,就是肝病;但见弦脉胃气,就要死亡;若虽有胃气,而兼见毛脉,等到秋天就要生病;倘若脉太甚,就会立即生病。春天是脏真之气散发于肝,肝脏是藏筋膜之气的。

夏脉,钩中带有冲和的胃气,叫做平脉,如果钩多而胃气少,就是心脏有病;如果但见钩脉胃气,就要死亡;若虽有胃气,而兼见石脉,预测等到冬天就要生病的;倘若石脉太甚,就会立即生病的,夏天是脏真之气通于心,心是藏血脉之气的。

长夏脉微软弱而有胃气,叫做平脉,假如弱多而冲和的胃气少,就是脾脏有病;假如但见弱脉而无冲和的胃气,就要死亡;若软弱脉中,兼见石脉,预测到了冬天就要生病;倘若石脉太甚,就会立即生病。长夏的脏真之气濡润于脾,脾是藏主肌肉之气的。

秋脉,微毛而有冲和之象的,叫做平脉,如果毛多胃气少,主肺脏有病;假如但见毛脉而无胃气,就会死亡;若毛脉中兼见弦脉,预测等到春至就会生病;倘若弦极了,就会立即生病。秋时脏真之气高藏于肺,肺脏是主藏皮毛之气的。

冬时的脉象,沉石而有冲和之象的,叫做平脉,如果石多而冲和的胃气少,就主肾脏有病;如果但见石脉而无胃气,就要死亡;若沉石脉中兼见钩象,预测延至夏天就要生病;倘若钩脉太甚了,就会立即生病。冬时脏真之气下藏于肾,肾脏是主藏骨髓之气的。

胃经的大络,叫做虚里。出于左乳下,贯隔而上络于肺,其脉搏动应衣,这是脉的宗气。倘若跳动极剧,并且极快,这是病在膻中的征象;若见跳动时止,位置横移的,主病有积块;倘若脉绝不至,就要死亡。如果乳下虚里处脉搏跳动剧烈振衣,是宗气外泄的现象。

如何诊寸口的太过与不及呢?寸口脉应指而短,其病头痛。应指而长,其病足胫痛。应指短促迫疾,有上无下,主肩背痛。应指沉坚的,其病在中。应指浮盛的,其病在表。应指沉弱,主寒热及疝瘕积聚小腹痛。应指沉紧并有横斜的形状,主胁下、腹中有横积作痛。应指沉喘,病发寒热。脉象盛滑而紧的,病是比较重了,是六腑有病;脉象小实而坚的,病是比较重了,是五脏有病。脉来小弱而涩的,主久病;脉来浮滑而疾的,主新病。脉来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黄帝内经】最新更新章节〖第18篇 平人气象论〗地址https://www.xddxs.org/49/49027/2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