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少男女(1/2)
天渐渐的凉了,很快就到了霜降的日子,天气渐冷、初霜乍白,地里的菜也蔫死了,这时候除了夏天积累的干菜,还有秋天预备的腌菜,是没什么新鲜菜可吃的了。
平畅家也就是霜降前,将种好的萝卜和白菜收回家,放进地窖进行笔,这就是整个冬天的菜蔬了。
毕竟古代没有温室大棚,冬天想吃新鲜蔬菜,除了皇家富豪可以用温泉地热来种菜外,普通庶民想吃上鲜菜基本上很难。
即便是发豆芽也是需要一直保持温度在20°的,古时没有暖气和空调,也不是谁家都能保持炭火不断。
谢萱最近也往菜棚子里跑的勤,毕竟韭黄蒜黄马上就要上市。
霜降一降,草棚子温度骤然降了下来′然谢萱早已让谢青山父子三个燃了几个黄泥炉灶,又在灶上烧水散发蒸汽,防止干燥失水,但草棚边上的韭黄和蒜黄仍然受了冻,黄嫩嫩的韭黄蒜黄有些发蔫,心疼的谢青山跌脚不迭。
草帘子虽然盖的厚厚的,但茅草毕竟缝隙很大,不但透风,如果下雨下雪还会渗透,实在不是密封防寒的好材料。古代又没有塑料布,谢萱就想到油布伞上的布,那是用棉布和熟桐油制作的,防雨雪、防湿、耐碱、防腐还有一定的甭作用,但是成本太大了。
古代漆是很贵的,一罐五斤重的桐油漆也要二两银子,油布就更贵了,一匹油布约三十三米,得三两多银子,两个草棚子怎么也得五六匹布,算下来大约得近二十两银子。
谢青山觉得菜还没卖出去,就先出去二十两银子,实在是打烂缸子作瓦片——不合算。
谢萱弯着腰,蹲在黑影影的草棚子里,端着油灯照着被霜打了的韭黄,听谢青山不断的道“可惜”。
谢萱劝他:“姥爷,明儿咱俩先去县城各个菜市去看看,看有人卖这些没有,如果有,就看看他们卖多少钱一斤,咱们也好定价哩!”
谢青山点点头,说道:“是这个理儿!往年反正是没见过谁家卖这个的,都是吃些萝卜白菜、干菜腌菜,冬天有个豆芽蒜苗,就算改善生活哩!”
“那咱种这个不就挣大钱了?要是卖的多销量好,咱就再增加几亩地来种,现在再种还不迟哩!我又想起个降低成本的法子,要是成,回来咱再商量商量!”谢萱就说。
“啥降低成本的法子?”谢青山一听,也不心疼脚边的韭黄了,赶紧问她。
谢萱嘿嘿笑道:“姥爷,你急啥呢?现在告诉你也没用啊!明儿一大早咱先割两筐韭黄和蒜黄,送一筐给刘大夫,事一筐再去菜市上试着卖一卖,看看情况!等过明儿再割一筐送到傅家别墅去,咱答应过傅爷爷给他送菜的。”
“还是我外孙女想得周到!这人情是不能断,要不是刘大夫和傅老爷,咱家也不能过今天这好日子!”谢青山连连点头。
于是第二天天不亮,谢青山就带着谢平田谢平安去菜棚子里割了两大篓韭黄和蒜黄,用干草盖严实了,运回家。
这时候谢萱还在梦乡里呢!被姥姥从暖烘烘的被窝里捞出来,谢萱还犹有困意,从门缝里看看外面的天,有些发白了,点点星辰也渐渐的隐觅不见了。
“我姥爷他们呢?”谢萱打了个哈欠,努力撑开眼皮子。
“小懒猫!”谢王氏提着锡壶正给她盆里续热水,“你姥爷他们都割了两筐菜回来了,正洗手准备吃饭呐!志远志诚也起来了,正在那儿温书呢!就抒这个瞌睡虫了!”
“我昨晚上睡的晚哩,这本《千家诗》背了不少!以后让我教他俩,要是背不出来就打他俩手心儿,嘻嘻!”谢萱忍不住笑。
“小促狭鬼儿!”谢王氏也忍不住笑,又饿她:“以后晚上少看书,那油灯下看书多费眼!我年轻时候就是晚上在油灯下绣花,指望着补贴家用,现在老了,眼花了,不中用了!”
“没关系,我挣了大钱,给您卖上一副西洋眼镜儿,带上能让老花眼近视眼看的清清楚楚!”谢萱就笑说,眼镜儿在明朝属于舶来品,名字叫“叆叇”,明画《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就有人带着眼镜,还有带墨镜的。不过,这种舶来品的价钱实在不低。
“就你嘴甜会哄人!”谢王氏用手点了点她的额头,乐的合不蚂。
林氏早已将饭菜摆好,喊众人吃饭。
早饭照城热腾腾的白面儿汤,糜子麦子高粱面做的炊饼,炒了两个菜,一个白菜,一个萝卜,都是用猪油炒的,沾点荤味儿◎为志远志诚还上学,谢萱身体又不怎么好,单给三个孩子荷包了三个鸡蛋,盛在碗里′是他家比从前富运,但日雏食里并不奢侈,但这饭食已经是村里顶尖的了。
吃了饭,天刚蒙蒙亮,志远志诚背着书袋早早的去上学了,谢青山就带着谢萱谢平安去县城,另外就是让谢平田也出去散散心,省得胡思乱想。
半个时辰后就到了县城,先来到百草堂刘大夫处,那药柜上的伙计叫刘升,还认得谢萱爷孙两个。
“真是不巧,刘大夫去韩千户府上出诊去了!你们先等会儿,我去禀报二老爷!”说着,就进了内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田园悠闲小日子】最新更新章节〖41、少男女〗地址https://www.xddxs.org/70/7085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