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开始(4)(1/6)

在人们普遍要求改变环境的刺激下,经过克吕尼派改革运动,11世纪的宗教热情也随之高涨起来,人们普遍充满了修来世的强烈意识,认为今世不幸,追求天堂至福。因此,隐修主义和禁欲主义普遍盛行,重视圣物崇拜和朝圣活动也形成了去耶路撒冷朝圣的风气。因此,在教会宣称,参加十字军东征的士兵可以获得敕罪,死后不必在炼狱中受煎熬,而能直升天堂的时候,人们纷纷都把东征看做是一条灵魂拯救的道路,毫不迟疑地加入了十字军“圣战”。另一方面,自从耶路撒冷被穆斯林占领以来,收复圣地也成为教堂徒的一种宗教愿望。这种愿望在教会的煽动下,很快变成宗教狂热,于是,“收复圣地”、“援助东方兄弟”,也成了十字军东征的又一精神支柱。上述各种因素都是十字军东征在广大教堂徒群众中的宗教基础。

就罗马教会本身而言,乌尔班二世于1095年发动十字军东征既是为

了把西欧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转移到东方,掠夺东方财富,以解除西欧社会的危,也是克吕尼派长期以来追求和实现教权高于皇权,罗马教皇至高无上,并企图有朝一曰统一东西教会的实际行动和有效措施。因此,当信奉伊斯兰教的塞尔柱土耳其人进攻拜占庭帝国,而帝国无力抵抗,皇帝亚历克塞一世向罗马教皇求援,并表示将东正教会重新合并在罗马教皇统治之下的意愿时,正好给教皇东征以籍口,而此时拜占庭帝国任人宰割的软弱境地,也正是罗马教皇扩大势力,控制东方教会的大好时。于是,十字军东征的各种条件都已具备,发动十字军战争就成为势在必行了。

1095年3月,乌尔班二世在意大利北部的皮亚琴察召开宗教会议,决定援助君士坦丁堡。随后几个月内,他在意大利北部和法国南部游说,煽动宗教狂热。11月在法国克莱芒召开宗教大会,这是一场动员会和誓师会。到会者有法国高级教士600多人,成千名骑士和神职人员聚集在会场外,还有封建主、商人,来自四面八方的农奴和平民。会上教皇乌尔班二世发表了一篇极富煽动姓的演说,先叙述了法国人的光辉业绩,又列举了穆斯林的种种暴行,接着呼吁“向蛮族作战”,“援助东方兄弟”,“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土地肥沃,如同天堂,等待着你们去拯救”,“带上上帝赐给的强大的武力”,毫不迟疑地“登上赴圣墓的征途”,这样,不仅罪能得到敕免,而且还将得到“天国永不朽坏的荣耀。”乌尔班二世还煽动姓地说道,“这里到处是贫困、饥饿和忧愁,而东方充满了欢乐和富饶”,在上帝的引导下,“让那些为了微薄的工资而拚命劳动的人,在东方的征途中去取得永恒的报酬吧。”在场的人们情绪激昂,高呼“这是上帝所愿!”于是,在宗教圣战的旗帜下,在灵魂得救和经济富裕的幻想召唤中,历时近200年的十字军东征——一场侵略战争开始了。

罗马天主教会在组织十字军东征讨伐异教徒和东正教的同时,还在西欧内部开始了对异端的审理裁判和残酷迫害的大规模反异端活动。一方面进行镇压和讨伐异端的十字军战争,另一方面还专门成立了审理异端的宗教法庭或异端裁判所,掀开了罗马天主教史上惨烈的一页。在11、12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中,一部分改革家把罗马教会纳入隐修院的轨道,另一部分人则坚持游行布道,反对修道士和神职人员聚敛财富和生活腐化,进而否定罗马教会制定的教会法规,甚至教义,不承认教会的权威,因此被罗马教会定为异端,遭到了残酷镇压。

12世纪上半叶异端运动高涨,先后出现了阿尔诺德派、卡塔尔派、韦尔多派等。他们不仅反对罗马教会的[***],而且成为西欧,特别是法国和意大利反专制斗争的力量,于是,教俗双方联合起来共同镇压异端运动。其中最著名的是对卡塔尔派的残酷镇压。

“卡塔尔”,希腊文意为“纯洁”。该派谴责世俗,自称纯洁,故也称纯洁派。它原由巴尔干半岛上的一部分保罗派信徒吸收摩尼教思想所形成,后由参加十字军的农民和商人传入西欧,在意大利北部和法国南部等地活动,其中以法国南部图鲁兹的阿尔比城最为活跃,因此又有“阿尔比派”之称。该派受东方思想影响,认为宇宙有善恶两种势力,地上的一切属于恶魔,需要把人从恶的世界中解救出来,相信地狱和炼狱之说,否认洗礼和弥撒,更不承认教会能使人得救,甚至把教皇斥为恶魔,主张只遵从教廷导,过纯洁的禁欲生活。12世纪末阿尔比派在法国南部的势力已超过罗马教会,被罗马教会认为是最危险的敌人。

1179年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召开第三次拉特兰宗教会议,宣布绝罚阿尔比异端,动员西欧各国加强[***]。1209年教皇英诺森三世利用法国北部贵族和骑士垂涎东南部财富的,组织了讨伐阿尔比派的十字军,宣布凡参加讨伐异端十字军者,一律不受国家法律约束,过去和将来所犯罪恶,都能得到教会敕免,所欠一切债务均免付利息。这支讨伐异端的十字军作为合法的强盗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超级音乐大师】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零三章开始(4)〗地址https://www.xddxs.org/94/94999/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