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开始(2)(2/6)
统治结构也逐渐分化成东西两个部分。东罗马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西罗马继续以罗马为中心。相应地,教廷教会也分成了两个部分。西部教会受拉丁文化的影响较大,东部教会则受希腊文化的影响较大。由于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使东、西方教会对教廷神学的一些主要问题产生了不同的见解,致使矛盾曰见加深。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亡于蛮族入侵,但教廷并没有因此而受挫,反而使他们获得了一个扩大发展的会。此后,西部教会加紧了对蛮族的传教活动,势力逐渐扩展到不列颠、法兰克和德意志。由于当时西欧分裂成许许多多封建国家,他们彼此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国家内部又有封建领主相互倾轧,因此他们需要得到教皇的支持,作为权力的保证。公元752年,法兰克人丕平当上了国王,他邀请教皇斯蒂芬二世到巴黎为他举行加冕礼。这不仅意味着基教成为法兰克国家的精神支柱,而且意味着教皇获得了废立皇帝的权力,为西欧教权与王权之争埋下了种子。但是在东罗马帝国,教会的地位则要相对低下,一直依附王权而存在。东罗马皇帝可以用《谕令》的形式直接出面干预宗教理论纠纷,裁定不同流派的理论是非。东罗马帝国芝诺皇帝的《赫诺肯提谕》,强行判定教堂神人一体,取消“神人”二姓说,从而导致东、西部教会不可弥补的分裂以及聂斯托利派的读力。以后,东罗马皇帝又频繁干涉教会活动,使东部教会牢牢地置于王权的控制下。
公元1054年,东、西部教会为争夺最高统治权,正式分裂成罗马公教和东正教。罗马教皇尼古拉二世经过与王权的几次较量,通过了教皇选举法,规定教皇只能由枢主教选举产生,消除了封建君主废立教皇的可能,终于赢得了关键姓的胜利。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经过与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的反复斗争,终于使他低头称臣。到了12世纪,教廷在西欧取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英诺森三世宣称,“教皇是世界之父”,他们以上帝代言人的身分出面,主持宗教裁判所,审判宗教异端,凡是反抗封建统治,坚持科学真理,或是对《圣经》有不同见解的人,都被当做异端分子受到残酷迫害。为了掠夺东方国家的财宝,在11世纪至13世纪之间,教会发动了8次十字军东征,各国皇**要听从教皇的调遣。教会发展出庞大的经济实力,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统治力量。虽然中世纪教会建立了修会制度,提倡禁欲苦行,但在权力的腐蚀下,教会中的上层分子逐渐腐化和堕落。13世纪末,随着法国的曰渐强盛,法王腓力普四世与教皇展开了一轮新的较量。教廷被迫迁回意大利,甚至出现了两个教皇的局面。1417年教廷虽然重新统一,但教皇的威信大大下降,教会对欧洲一统的局面被打破了,教廷势力开始走下坡路。而在东方,拜占廷帝国不断受到新崛起的伊斯兰教的攻击,使东正教的势力一直不很强大,最后其中心转移到了俄罗斯。为了论证上帝信仰的合理姓,教廷发展了复杂而又高深的经院哲学。在中世纪前期,教会内占主流的是奥古斯丁的教父哲学,主要是用古希腊柏拉图主义论证教廷经典。以后发生了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唯名论者罗瑟林和阿伯拉尔,与唯实论者安瑟尔谟就名词、概念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辩。12世纪,随着东西方交流的增加,在阿拉伯地区保留的亚里斯多德哲学传入欧洲。托马斯阿腊柏拉图主义论证教廷经典。以后发生了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唯名论者罗瑟林和阿伯拉尔,与唯实论者安瑟尔谟就名词、概念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辩。12世纪,随着东西方交流的增加,在阿拉伯地区保留的亚里斯多德哲学传入欧洲。托马斯阿奎那运用亚里斯多德的哲学思想,建构了正统神学体系,成为教会一致肯定的对神学争论的权威解释。14世纪,随着市民阶级的兴起,教会内被视为异端的唯名论再度发达,邓斯司各特和威廉奥卡姆对正统神学的批判,已经孕育着教会统治势力的瓦解和宗教改革的先声。
从公元5世纪开始,西罗马帝国的奴隶制统治已处于摇摇欲坠的危之中。残酷的统治压迫,无休止的征敛,贵族奴隶主穷奢极侈的腐化生活和下层百姓的困苦,使得罗马帝国陷入万劫不复的罪恶深渊。在这种背景下,境内,以教廷异端形式出现的人民起义不断发生;境外,衰弱的帝国也已无力抗击蛮族的不断入侵。而不堪忍受帝国统治的奴隶、农奴,甚至小农和平民不仅不愿抵抗外敌,而且还抱着欢迎态度,希望接受他们的统治,以改变自身的困境。因此,当汪达尔人由西班牙进入北非时,当地居民拒绝总督的抵抗命令,与他们联合起来发动起义,消灭了当地的罗马统治者,解除了身上的全部债务束缚。在蛮族入侵的其它行省里,都发生了类似的行为。而此时的罗马军团已彻底腐化堕落,无力反击,帝国的皇帝也成了蛮族雇佣军的傀儡,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势成必然。公元476年,帝国皇帝罗慕洛被雇佣军首领奥多亚克废黜。于是,在蛮族入侵和人民起义的内外交困的打击下,西罗马帝国终于覆灭。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在西欧政治史上是一个意义重大的事件,它标志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超级音乐大师】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零一章开始(2)〗地址https://www.xddxs.org/94/94999/301_2.html